中國公益在線(公益記者 黨永安)山西訊 :7月30日上午,中國公益在線忻州公益志願者與志願山西.五臺志願者來到原平市樓板寨鄉西莊村,看望了陳天文夫婦收養的孩子們。
67歲的陳天文、郭改然夫婦是這個村一對普普通通的農民夫婦,就是這對普通夫婦,從1989年收養第一個棄嬰開始,27年來在晉北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傳遞著用愛澆灌殘童的正能量。27年來,倆口子一共扶養過37個被父母棄養的殘疾孩子,且至今有13個殘疾兒與他們一起生活,這13個殘疾兒有的是腦癱、有的患有小兒麻痺、兔唇、脊柱病、身上長瘤等症狀,27年來,陳天文和郭改然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沒有吃過一頓合夥飯,洗漱餵飯、曬洗尿床拉褥是每天的必修課,好多孩子一日三餐都得餵飯,常常是這邊餵著,那邊的已經拉下,大的嬉笑,小的哭鬧,亂作一團。
現在,13個孩子又有7個孩子在本村小學上學,接送孩子們上學和輔導作業又是每天的必要任務。27年來,夫婦倆始終把每一位孩子當自已的親生娃看待,從未打罵過一個孩子,在這個大家庭裡,這些殘疾孩子們如正常孩子一樣,得到了父母的愛,享受著家庭的溫暖。
郭改然夫婦憑著一顆執著的心,為殘童撐起一片生存的天空,演繹出一篇感天動地的詩章。 在這次活動裡,公益志願者帶著來自團隊以及愛心人士捐助的現金,食品、床上用品,文具等等,愛心團隊的組織者之一徐瑞華女士介紹:「這些東西包括來迴路費都是大家自掏腰包湊錢買的,我們不是什麼富豪大款,就是想儘自己的一點力量獻一份愛心。
陳天文老人這樣說,「這裡的每個孩子都是從小時候的磨難裡成長起來的,雖然殘疾,心智要比一般孩子成熟,也懂事的多,在我心裡他們就是我的兒子,有生之年我不會放棄的。」愛心人士張愛梅女士看著井然有序表演節目的孩子們時露出笑意,「我們都是平民百姓,沒有辦法做到捐大筆的金錢或物資,但能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讓孩子們感到社會的溫暖,我們就知足了。」
在離開前,忻州公益志願者團隊表示今還會經常過來,老陳夫婦也熱邀請大家能夠常來看看孩子們。在這裡,筆者感受到的不僅是一場愛心活動,而實際上更像是一場老幼齊聚,和諧歡樂的家庭聚會。志願者們用自己的愛心行動,溫暖著內心深處曾充滿苦難的孩子們。
在此,希望社會上能夠有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關心孤寡兒童的隊伍當中,讓他們更加充滿陽光,感受到社會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