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朝鮮旅行期間,一切都感到新奇而熟悉。一輛軍綠色的卡車行駛在鄉鎮道路上,車上冒著滾滾濃煙。
一名遊客驚呼道:快看,卡車著火了。遊客萬分著急,恨不得衝下旅遊大巴車去救火。
導遊聽聞,略顯尷尬。解釋卡車沒著火,這是一種燒木炭的卡車。木炭卡車,遊客顯然聞所未聞。
但這種卡車,在朝鮮並不罕見。木炭卡車行駛過程中,會升起陣陣濃煙,卡車頭像個蒸汽火車。不明所以的遊客,容易產生誤會。
現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已經很難見到木炭卡車,但在二戰時期,木炭卡車非常流行。那時候因為戰爭的原因,不少國家的燃油資源被封鎖,在能源缺乏的情況下,歐洲很多國家都使用了木炭卡車。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也玩過「油改炭」,那時候國內百廢待興,加上抗美援朝,以及西方的封鎖,國內燃油資源非常緊張。
北京、西安以及天津等城市,出現了大量木炭卡車。木炭卡車一般是經過改裝的,對燃油汽車加以改造,增加一個鍋爐,一臺木炭卡車就誕生了。
02
木炭卡車在朝鮮流行,重要的原因是缺油。因為制裁和封鎖,朝鮮石油資源極度缺乏。在朝鮮普通人很少用得起汽油,這朝鮮私家車少的一個原因。
朝鮮的經濟其實不是一直這樣落後,曾經的朝鮮不但經濟發達,而且能源豐富。曾經甚至和日本並稱為亞洲兩個主要工業國家,人均GDP遠超韓國。
當然,那時候朝鮮經濟的發達,靠蘇聯和中國的輸血。有大哥和二哥罩著,朝鮮過得非常滋潤。平壤地鐵,就是那個時候中國援助修建的。
不過進入九十年代以後,大哥自顧不暇,朝鮮的經濟一蹶不振,陷入了巨大困難之中。朝鮮的燃油資源開始匱乏。為此,朝鮮想到了木炭卡車。
朝鮮選擇大量使用木炭卡車,不是因為這種卡車有很多優點,而是不得已的行為。因為朝鮮有限的燃油,必須優先供應給部隊。
03
木炭卡車雖然不需要燒燃油,但缺點很明顯。第一個缺點是容易熄火。司機在行駛過車中,要經常下倆看看車鬥上的爐子,因為要是不是添加燃料。
一般情況下,朝鮮的木炭卡車出行,車鬥上都會載著一群乘客。乘客會幫著司機照看爐子,協助司機添加燃料。
木炭卡車的第二個缺點是動力弱,速度慢。如果遇到上坡,可能無力前行,需要乘客下來幫忙推車。
木炭卡車的時速大概每小時三十公裡,速度和電動車差不多。如果跑長途,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木炭卡車第三個缺點是煙霧多,乘車體驗差。因為其行駛過車中,會冒出滾滾濃煙,車鬥上的乘客一言難盡,一趟下來灰頭土臉,像從非洲來的黑人。
總的來說,木炭卡車缺點很多。但對缺少燃油的朝鮮來說,木炭卡車未嘗不是一款親民的交通工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