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馬泰·俄白克是特克斯縣包紮墩牧區衛生室醫生。他工作所在地包紮墩,是一個群山圍繞、封閉的丘陵山區。
在哈薩克語裡,「包紮墩」是未開發之地的意思,是特克斯縣最好的天然冬牧場,每到冬天,就會有2000多戶牧民趕著25萬頭牲畜進入包紮墩放牧。用牧民的話來說,包紮墩的草很有勁,因為山上的草能夠生長成熟,一捆草能頂山下的幾捆草,適宜牲畜過冬;包紮墩又是一個令牧民從心底裡畏懼的地方,被當地人稱為天塹之地,這裡最高的達坂海拔超過4000米,牧道奇險,忽而穿過急流,忽而貼緊山崖,忽而橫過吊橋,許多地方路面只有七八十釐米寬,每年冬季牛羊轉場,只要稍有不慎,人和馬就會墜下山崖,屍首都很難找到。
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病人的每個呼喚,居馬泰都不會推辭,病人的每一次要求,居馬泰都會接受,無論白天黑夜,不論颳風下雨,居馬泰都會毫不猶豫地備鞍,背上藥箱,揚起馬鞭就上路。很多牧民善意地開玩笑說:「居馬泰醫生是個聽話的飛機。」2005年元月,正在包紮墩牧區齊巴塔溝裡放牧的小夥子達開的妻子吐爾遜古麗突然流產。接到口信後,居馬泰仔細考慮該如何前往患者所在地,以求得最有效的搶救時間——如果騎馬按常規道路走,需要6小時;如果翻越海拔4000餘米的達坂,則僅需要2小時。想到達坂裡的雪深達3—4米,一不小心就會滑落溝底,傳信人勸居馬泰放棄不顧自身危險抄近道的想法。沒想到,居馬泰果斷做出了令人驚愕的決定:為了趕時間,一定要翻越達坂。兩個多小時後,居馬泰終於翻越達坂來到牧民達開的家中,這位哈薩克族小夥子嘴裡不停地念叨著:「居馬泰,你果然是包紮墩的飛機啊!謝謝您!」
大山裡有很多孩子的名字都是由居馬泰起的,在包紮墩巡診,經常能聽到孩子叫居馬泰「醫生爸爸」,因為在這種特殊艱苦條件下,居馬泰迫不得已,接生了很多孩子。牧民們最熟悉的就是居馬泰的那個破舊的皮藥箱,那是父親俄白克當年行醫時用過的藥箱,至今已經有40個年頭了。居馬泰在牧區巡回醫療,總裡程超過20萬公裡,牧區每一道溝壑、每一戶牧民他都熟知。
從醫20多年來,居馬泰有一個從沒破過的規矩,就是有錢沒錢先治病。他個人為牧區牧民減免的注射費、醫藥費等已超過10萬元。而居馬泰自己一家五口的生活,全靠他一個人的工資。因為勞累,居馬泰患上了心臟病,已不適合高原工作,縣裡多次調他去農區工作,但他都婉言拒絕。他說:「我不能離開,我走了牧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