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萬微信號已突破5000人好友上限。
看到過有些"好友已達上限,請無xx意向的,自覺刪除好友…"類似的posts。也聽到過「我微信好友都滿啦」的無奈。
QQ解除好友只需要單方面操作,一方刪除好友,雙方就都在彼此列表裡消失了。
驗證著那句,「在一起,需要兩個人都同意,但是分開,只需要一個人就夠了。」
一方就可以決定關係的破裂。
但顯然,ta不能代替另一方來做決定,對這份過去真實存在過的關係怎麼處置。
你可以離開我,你可以把我刪了,但我要來決定關於你的東西我要不要丟棄,記錄要不要刪除。
於是微信就進化出了單刪設置。
兩個人在一起時候的點點滴滴,腦海裡的回憶,網絡時代 化作隔著屏幕的情愫,以及所有鐵證如山的聊天記錄。
如果因為一方單刪,數據就全部丟失的話,確實有些欠妥。
更何況,商業利益詐騙關係還牽涉到證據的問題。
於是,微信裡刪除好友的定義,就變成了,刪除好友+抹除一切記錄(記憶)。
有些分道揚鑣的戀人,即使最後相互憎恨,也不會刪掉對方好友,因為需要留存聊天記錄。
有些人,即使無法做好朋友,依舊會珍視這個好友位,意見相左,爭吵過後,連忙說,不要刪好友,我不打擾你,我朋友圈都不怎麼更新的,更不會吵到你。
「刪除好友不就是刪除聊天記錄麼?」
剛開始從QQ轉到微信,也有些不習慣。比如第一次見到這個,
微信的單刪設置,對方把你刪除好友。
心還是有點涼的,社交動物被同類拒絕的失落感。
那個時候想,微信為什麼不能像QQ一樣,ta刪了就刪了,消失了唄,我也眼不見心不會涼了。
然後慢慢加的人多了,見得多了,也無所謂了。
時常看到有人群發測單刪。其實,何必為了幾個離去的列表而打擾到真正的好友呢?
後來出現的擴列擴列,擴充好友列表,加上好多人。有些人還有好幾個號,展現自己不同的面,用作不同的用途,比如,打遊戲有打遊戲專門的號。
看到有個說法,大概是,在遇見一個人最初的七秒,就決定了你是不是會喜歡ta,和他進一步發展關係。
第一印象會決定很多東西。
我記得以前還有一個說法,說兩個戀人在一起多少時間還是沒有結婚,說明不會結了。
兩個人認識多久還沒有確認關係,多半也是走不到一起。
當然是片面的說法,只適用於部分情況。
這讓我想到的是,愛情多少有點像是大自然神奇的生命為了自身繁衍而設定的一種魔力,異性相吸,荷爾蒙力比多的力量,讓兩個人成為彼此的最愛,情人眼裡出西施,對方身上一層光暈,蒙蔽你的雙眼。
這份力量讓兩個人結合,然後生出愛情的結晶。
如果在大自然魔力消失之前,或者這份魔力力量不夠大,兩個人沒有在一起,那估計就是有緣無分吧。
有些是有好友潔癖的人,大概就是寧願認識一個人,但是知道ta很多,了解ta很深,而不是認識很多個人,其實都只是點頭之交。
我到現在,遇到一個喜歡的東西和人還是會把ta資料都翻透,之前刷抖音,看到一個喜歡內容的博主,基本就會把ta作品都刷完。
因為自己朋友圈時不時會發些自己的感慨和作品,不太想被無關的人看到,但是工作或者各種原因加的好友也沒辦法。
於是不得已想出來標題的這樣一段話。
至少一開始我們肯定是出於某種原因加上好友的,如果我覺得沒有必要留存了,做到尊重,我會做到禮貌的告知。
對方好友已滿,由於您與對方好友度稀薄,現對方請求與您「互刪」立即執行。謝謝理解!
對方把你拉黑。
如何驗證對方是否把你單刪,還有一種方法是拉群聊不超過多少人。另外,點轉帳,如果對方有實名制的話,是可以看到ta名字的最後一個字的。
被拉黑後無法發送驗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