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核電,我們總難免被朋友、被同學問起「核電人是怎樣的一群人?」我們的回答五花八門,而這些五花八門的答案描摹的正是我們的真實寫照。
作為核電宣傳員,如何講好核電的故事,如何向外界介紹核電人這個群體,也是我苦苦思考的問題。在這一次的拍攝過程中,我看到的一些鏡頭,讓我依稀得到了答案。
(網絡版)
BA239,這是一間不起眼的辦公室,也是公司的廣播站。我們初到BA樓轉了個大圈才找到這間隱藏在各種機房中的房間,進入BA239,「乾淨、整潔、安靜」是給人的第一印象。
在這裡面坐著三位年輕的女生,電話鈴聲時不時響起,廣播站長看到有人進入後顯得很驚訝——也許是這個房間太久沒有人員到訪了。她在問明我的來意後,便再無暇顧及我,我們拍攝組架好機位在廣播站呆了近40分鐘。
這40分鐘裡電話鈴聲和廣播聲此起彼伏,我之前從未料到廣播站「生意」能如此火爆,以至於三位女生竟連喝口水的空檔都幾乎沒有。在這40分鐘裡,我幾乎沒見電話鈴聲停過,我問站長:「大修期間你們一天接多少個電話?」
「800多個」,站長說。
她們從早上八點工作到深夜十一點,人均一天近300個電話,同時也意味著至少要播300次廣播。
「所有的成功都絕非偶然,所有的榮譽背後也隱藏著辛酸」,我突然想起這句話。
一天800多個電話,這背後,是我們所有一線工作者在核島,在常規島現場穿梭的身影,它無聲地告訴人們陽核這片熱土有多繁忙,我們的核電人有多拼搏!
(現場版)
為了完成一個夜景的鏡頭,攝製組有天夜裡蹲守在馬路等候一個特別的背影。當天是遊園會,現場內的道路顯得要比平時冷清一點,這正是我們想要的結果——捕獲一個寂靜、悽冷卻又執著的背影。
我們等了很久,那個鏡頭遲遲未能出現,當天現場的風很大,加上臨近夜晚,晝夜溫差之下,大家在路上冷得瑟瑟發抖,他們或插著口袋,或雙手環抱胸禦寒,然而這種鏡頭並不符合我們的要求。
終於,在一個多小時後,我看到了一個穿著黑色工裝的身影,他低著頭,左手提著一個黑色的手提箱,右手拉著一個黑色的拉杆箱,要不是因為他白色的帽子,我幾乎都以為他要融入到黑夜裡去了。在悽清的道路上,呼呼的風聲不時灌進我們的耳孔,但此刻,這個黑色拉杆箱滾輪與地面摩擦的輕微的「咔咔咔」聲卻「振聾發聵」,我立馬告訴攝影師:「趕緊拍!」
拍攝完後,我了解到他剛從4號島裡做完內窺鏡檢查出來,我說「你吃了飯嗎?」他說沒有,他是從中午吃完飯進去的,剛剛才做完出來。
我們的現場,太多太多連續性的工作,而核島工作對人尤為考驗,在裡面不清楚時間,唯有靠是否肚飢來判斷,甚至很多時候必須練就一身憋尿的功力,現場的朋友告訴我,好多人都因此有了腎結石——因為進島後無法喝水,又必須學會控制生理需求,久而久之就出了這個毛病。
如今回首拍攝往事,我愈發肯定了「所有的成功都絕非偶然」這句話,公司連續兩年獲評集團「五星企業」,這背後,是每一位陽核人辛苦打拼的結果。
我們從事的工種也許並不引人注目,但是我們對工作一絲不苟的認真,汗流入注的努力和那互相擔當的協作,這些品格,讓我們敢於自豪地宣布——我,無愧於陽核人!
2015年會視頻回顧,請點擊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