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誤解成為你命運的殺手!
記得小火快逃,濃煙關門!
2015年,臺灣高雄一間保齡球館發生火災,6位消防隊員遇難,很多人對於火災的應變還是充滿誤解,為此,高雄消防局蔡宗翰警官在TEDxTaipei發表演講,演講破解了遇到火災時的3個誤區,值得我們去探討。小編最近看了蔡宗翰警官演講的視頻,覺得大家有必要去了解一下。
圖1:演講場景
遇到火災,你會怎麼做?
遇到火災,你知道躲進浴室避難嗎?
不能向下跑時,你懂得變通,改往上跑嗎?
遭遇濃煙,用溼毛巾捂住口鼻逃生嗎?
如果上面三點你都會做,那麼,你就死定了!
我們來分析一下
火場的頭號殺手是濃煙。不是火,是濃煙。大部分火場罹難者都不是被活活燒死,而是被濃煙嗆昏後而死亡。但有一種情形是例外,文末我們來說。
誤解1:發現火災,躲進浴室
浴室塑膠門遇熱熔化,濃煙進去,瞬間讓人窒息。
圖2:演講場景
誤解2:發現濃煙,向上跑
往下跑時發現下面都是濃煙和高熱,改往上跑,但煙上升的速度(3-5m/s)遠遠快於你的速度。
圖3:演講場景
誤解3:溼毛巾捂住口鼻
溼毛巾根本擋不住濃煙中的毒氣跟高溫,並且為了穿越濃煙,把你從相對安全的環境移動到更危險的致命環境中。
圖4:演講場景
原來,上面三個全部都是最致命的錯誤。造成火災傷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自己對火災逃生存在誤解。面對火災,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無知。對此, 黃宗翰警官提出:
小火快逃,濃煙關門!
火勢小時,並未出現濃煙,此時應該快速逃跑。太晚發現火災,請勿逃生,應該關門,阻隔濃煙和火,為你開窗呼救爭取機會,等待消防隊救援。
圖5:演講場景
前面我們有提到過大部分火災罹難者都是被濃煙嗆昏至死,只有一個例外——殉職的消防人員。當人們拼命往外跑時,消防員卻是拼命往裡衝。正確了解火場自救知識,不僅能夠挽救自己,也會降低消防人員為了搶救那些應變錯誤的民眾而深入火場甚至犧牲的風險。每個衝進火場的消防官兵,他們的背後也都是一個家庭,他們可能這一秒救著人,下一秒連跟家人道別的機會都沒有。大家總以為消防人員是英雄,其實他們也再平凡不夠,出勤救災,只為能夠安全歸來,希望能夠看到家人們的笑容,希望能夠看到孩子長大,看到每天一起出勤的救災夥伴們平安。
演講視頻
小編:小磚頭
來源:黃宗翰TEDxTaipei演講視頻
本文僅作學習交流用,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