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儷華
昨晚,由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上海京劇院共同主辦,上海市各地在滬企業商會聯合會協辦的京劇音樂劇場《月光下的行走》在上海京劇傳習館舉辦了一場沉浸式的體驗觀摩演出。
2013年,上海京劇院首創了京劇音樂劇場《月光下的行走》,該劇是劇院將傳統戲曲藝術與中國詩詞、舞臺視覺藝術相結合的大膽嘗試,旨在立足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探索音樂劇場(music theater)的表現形式。
《月光下的行走》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推崇和青睞,已成為了每年中秋佳節的經典品牌演出。繼2013年首演以來,又相繼推出了劇場版、清音桌版、實景園林版、國際版等。2020年中秋,該劇在新落成的上海京劇傳習館進行一次沉浸式的「月光下的行走」。
整場演出以京劇的曲調來演唱中國優秀的詩詞,通過京劇和詩詞的結合來表現中國歷代傳統文化的意蘊和精神。音樂劇場集結了李白、蘇東坡等中國詩詞大家的經典之作和《詩經》的著名段落,從中挖掘中國歷代詩詞中對事業、愛情、親情、友情的思考,在這些「中西同一、古今同理」的永恆話題中,尋找人生的意義。
此次,京劇音樂劇場《月光下的行走》也是首次走進上海京劇館,在演出前新添沉浸式參觀體驗環節,觀眾漫步孔明燈下,聽古琴聲聲,賞館內珍藏,還領略到了散落在傳習館各處的「Follow Me京劇跟我學」師生們的研習互動。
活動在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中,融入國家級非遺項目——京劇,將海派文化元素融入沉浸式參觀體驗,使徐匯區內優秀非遺項目、優秀傳統文化走進社區、走進市民遊客的日常生活,為他們帶來海派生活的精緻體驗,充分展現徐匯區「走進生活、活態活力」的非遺保護理念。
優秀歷史文物建築與非遺項目的融合,也是今年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關於文旅融合的新探索之一,結合「建築可閱讀」的重點工作,系統整合區域內豐富的非遺資源與歷史文物建築資源,以「建築+」的理念,將文旅融合的交匯點落在徐匯極具風採的文脈特徵之一——建築,使文化為旅遊產品注入豐厚的人文內涵,也讓旅遊也為文化項目提供了更為廣泛的傳播途徑。
上海京劇傳習館作為京劇藝術公共服務載體,秉承傳統文化「活態傳承」的理念,以高雅、精緻、時尚為特徵,實行「互動+體驗」的模式,服務市民、提升市民文化素養,讓更多的市民百姓有機會走近傳統文化,參與體驗各項公共藝術活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傳習館自2020年1月開館以來,開展了多樣化的普及傳播活動,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相信在未來,這裡將成為傳習京劇技藝、傳承京劇藝術、傳播京劇文化的重要基地。
中秋佳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千百年來,中國人寄情於浩渺蒼穹那一輪皎潔的圓月,傳誦著無數賞月、詠月、拜月、問月的詩篇,寄託了無盡的情懷,形成了獨特的中秋文化。2020中秋之際,京劇音樂劇場《月光下的行走》以最詩意的方式把京劇的美、詩詞的美、中秋文化的美傳達出來,喚醒了潛藏於人們內心的中秋情結,關照了現代人正日益被物質享受取代的精神追求。
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1198號
+86-021-54619880
+86-021-63225294(票務)
上海京劇院新媒體矩陣
官方網站:www.pekingopera.sh.cn
官方微博:@上海京劇院SPT
訂閱號:SHANGHAIJINGJUYUAN
抖音號:SHJJY
上海天蟾逸夫舞臺訂閱號:TCYIFU
上海京劇傳習館訂閱號:SHJCC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