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車、一套設備、幾名工作人員,組成了一個流動的銀行。他們進村入寨,除了現金業務,開卡、掛失、轉存、信息維護、社保卡激活、轉帳匯款……什麼都辦,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方便快捷。鄉裡鄉親足不出寨,就可以享受到熱情周到的金融服務。這是凱裡農商銀行繼承和發揚老一輩「挎包精神」,堅守「支農支小」定位,新推行的一項便民服務舉措。白綠相間的服務車每到一個村寨,村民們紛紛懷著好奇心,高興地拿出存摺、銀行卡圍到車旁,一時間,凱裡農商銀行的「助農脫貧」流動服務車成為苗鄉侗寨百姓們熱議的話題,也成了2018年開春後凱裡農村的一道亮麗風景。
(圖為:進村入寨的「助農脫貧」流動服務車)
2月28日上午10點左右,凱裡農商銀行爐山支行幹部員工開著流動服務車來到爐山鎮龍洞村甘田坡組,為村民辦理金融業務。聞風而至的村民紛紛湧向流動服務車,不停觀望和打聽著。很快,大家拿來小板凳排隊坐下,小小的壩子成了露天的營業廳。
(圖為:等待辦理業務的村民們)
71歲高齡的貧困戶龍光珍老人辦好了業務,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激動地感慨道:「還是國家政策好啊!銀行都開到家門口了,以前都是趕場天才去鎮裡面辦一次,五六裡路嘞,遠得很哩……」
「沒想到,這麼大的一家銀行,辦理業務居然靠一輛車就可以全部搞定,太方便了!」另一位村民也由衷地讚嘆,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流動銀行」給村寨帶來的便利。當日,農商流動服務車駐紮村裡,直到為所有趕來的村民辦理完業務後才離開。
像這樣的服務,凱裡農商銀行各基層支行每月如期進行,有力地滿足了村組群眾對複雜非現金業務的辦理需求,今年1到2月共為各鄉鎮農戶開展「助農脫貧」流動服務131場次,覆蓋全市108個行政村,累計辦理各類業務1977筆,交易金額達767萬元。
(圖為:工作中的農商銀行員工)
(圖為:老人滿懷期待地注視著流動服務車)
為進一步做好農村、社區、學校、園區、商圈的金融服務,尤其為交通不便的偏遠山村和行動不便的留守老人等特殊客戶群體提供上門服務,真正將服務「三農」的精神延伸到「最後一公裡」,凱裡農商銀行購置了四臺集業務辦理、宣傳營銷、金融致富學校培訓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流動服務車並投入使用,有效緩解了農村地區金融服務難題,進一步提升了凱裡農商銀行農村金融服務水平。
供稿:轉載《凱裡農商銀行》
編輯:審計中心 柒 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