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秤也能缺斤短兩 江北區對13起農貿市場「問題秤」立案調查

2021-02-07 浙江在線

2021-01-06 13:59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華 通訊員 陳麗萍 王嵐

近日,寧波江北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後,對該區一農貿市場內水產品攤位的電子秤進行專項檢查,結果共發現未經強制檢定的電子秤多達13臺,其中問題秤5臺,目前均已立案調查。

該農貿市場「問題秤」事件如何被發現?事情還得從去年11月的一個群眾舉報說起。

當時有一市民投訴,其在一農貿市場的海產品攤位以11元/斤的價格購買小黃魚若干,攤位老闆稱量後收費40元,市民隨後在隔壁攤位復秤,發現按11元/斤計算,其購買的小黃魚只需支付31元,遂進行投訴。

江北區市場監管局接到投訴後,立即對該海產品攤位進行檢查。檢查發現,該攤位的電子秤未經強制檢定。在輸入單價時,若輸入的單價小於1元/千克,該秤顯示的總金額就會不規則進位。比如,在稱量重量為1kg砝碼時,輸入單價0.22元/千克(輸入單價數字22),該秤顯示的總金額為0.30元,實際應是0.22元;輸入0.33元/千克(輸入單價數字33),該秤顯示總金額為0.40元,實際應是0.33元。

江北區市場監管局隨即聯繫寧波市計量測試研究院,將該電子秤送檢,發現其計價示值與列印檢驗結果不符合,當輸入單價小於1.00元/kg,付款額採用直接進位的方式增加總額,不符合「四捨五入」的化整要求,檢驗結論不合格。

經查明,該攤位使用電子秤時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前文所述不規則進位的問題。二是該秤單價部分精確到「分」,且輸入數字時由末位向前輸入。在本案中,經營者在給消費者稱量小黃魚時,未按規定以「2200」輸入單價「22.00元」,僅輸入了數字「22」,以「0.22元/千克」代替「22元/千克」,導致小黃魚稱量的總金額顯示為「0.40元」,最後以「0.40元」代替「40元」售賣給消費者。

該攤位的上述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市場監管部門擬決定對當事人進行嚴厲處罰。以此為契機,江北區市場監管局對該農貿市場水產品攤位的電子秤進行了專項檢查。

「年關將近,各類消費增多,消費者如發現問題秤等相關情況可及時在農貿市場內的公平秤處進行復秤,做好證據保全,並撥打12315反映情況。」江北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廣大經營戶,務必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電子秤,並按照法律規定按時進行強制檢定,依法取得並保管好產品合格證、檢定標誌、檢定證書等資料。同時,在售賣商品時,應按照規定準確輸入商品單價,切不可為了圖方便、圖小利而失大義。

1609912795000

相關焦點

  • 江北一農貿市場查出5臺「問題秤」
    中國寧波網記者 王嵐 通訊員 陳麗萍江北區市場監管局傳來消息,接到群眾舉報後,該局對一農貿市場內水產品攤位的電子秤進行專項檢查,結果共發現未經強制檢定的電子秤13臺,其中「問題秤」5臺,目前均已立案調查。
  • 南海區一海鮮酒家「缺斤短兩」 !已進行立案調查丨曝光臺
    商家「缺斤短兩」?來看看市場君怎麼處理!元旦、春節期間,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佛山市南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對南海區轄區內的多家海鮮酒樓「缺斤短兩」情況進行執法檢查,發現部分海鮮酒家存在計量失準的行為。2019年12月31日,市、區兩級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位於南海區桂城街75街區南海家天下廣場3區3樓的佛山市富粥**海鮮酒家進行現場檢查。
  • 【部門動態】區市監局開展電子秤計量檢定工作
    春節臨近,為規範市場計量秩序,打擊缺斤短兩違法行為,近期,樂都區市監局開展電子秤計量檢定工作,確保其準確性和公正性,讓老百姓過一個滿意舒心的春節。執法人員在各集貿市場、商場超市,以預包裝食品、蔬菜、水果、肉類及肉製品凍貨等經營攤位的電子秤為計量檢定的重點,共計對3家集貿市場、8家超市、9家金店的567臺計量器具進行了檢定和監督檢查。
  • 合格的電子秤也能「騙重量」?!真相是…
    實驗結果叫人大吃一驚2臺合格電子秤的稱量結果居然不相同?其中一臺竟然會無中生「重量」?到底是這秤有問題,還是別的原因呢?,問題確實在電子秤上,但不是大家通常理解的「動過手腳」,「2臺秤在質量上沒有問題,也絕非『鬼秤』,而是它們的精度不同,導致結果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 挨嘢|一摁按鍵2公斤變2.7公斤 北湖農貿市場揪出「黑心秤」
    2公斤的砝碼上秤能稱出2.7公斤……昨日,西鄉塘區工商質監局協同計量檢測部門和城區城管、食藥監、街道辦、社區突查北湖農貿市場,現場揪出了好幾臺
  • 外地老闆來桂林,靠一把電子秤騙農民血汗錢!結局大快人心
    都說缺斤短兩的攤販最可恨,明明是一斤,回去一秤只有八兩!你說氣人不氣人?
  • 資陽劉家灣一海鮮店電子秤被查出有「貓膩」
    檢查人員首先查看是否在市場醒目位置設置了符合要求的公平秤,然後依次對市場內的鮮肉區、熟食區、活禽區、水產區、蔬菜區、水果區等攤位的電子計價秤或電子臺秤進行了秤重檢查。當檢查到某海鮮店時,店主神色慌張,工作人員立即對店內計量秤進行控制並校驗,稱量標準砝碼1kg,秤顯示為1.05kg,稱量標準砝碼2kg,秤顯示2.1kg,稱量標準砝碼5kg,秤顯示為5.25kg,示值誤差超過最大允許誤差,現場判定此秤不合格。
  • 行家揭秘電子秤上的「貓膩」:「鬼秤」多了M1、M2等按鍵
    「買東西擔心缺斤短兩怎麼辦?」「有沒有識別『鬼秤』的簡單方法?」昨天,記者就如何識別「鬼秤」採訪了寧夏計量測試院檢測人員小張。 「一個2kg的砝碼放到秤上,只需按下幾個按鈕,重量就會變成2.1kg、2.4kg、2.6kg。」當天,正在銀川市興慶區寧園早市檢測計量器具的小張,演示了攤販如何用「鬼秤」做手腳的過程。據介紹,目前市面上的「鬼秤」一般都是電子計量秤。
  • 電子秤裡竟然藏著這樣的小秘密!提醒:買東西時多按一下能省錢!
    電子秤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水果便利店、菜市場 都少不了它,這麼普遍的東西裡卻藏著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小秘密。假如我買一條魚老闆說價格11塊/斤,挑好魚老闆在電子秤上稱的時候會在單價欄裡輸入22元,因為電子秤是按照千克也就是公斤為來算的,所以需要輸入「22」,這個大家是應該知道的。
  • 好禮大放送—江北新區泰億鄰裡中心5月16號等你來拿! (大廠區首家超市化農貿市場即將開業啦)
    我親愛的盆友,你還對充滿生活氣息,五味雜陳,賣魚賣肉賣鴨賣各種食材的農貿市場又愛又恨嗎?
  • 鳳凰城農貿市場內部居然是這樣的…
    據農貿市場負責人介紹,經過升級改造,鳳凰城農貿市場內的智能終端已經基本投入使用,消費者進入市場的第一時間可以通過入口處的智能終端對市場內的布局和銷售的產品種類進行了解,從而更快捷、準確地購物。為滿足大眾購買需求,買家在確定要購買的產品之後,賣家會將產品放在電子秤上,同時電子秤上的重量和價格將同一時間同步在LED電子顯示屏上,買家可以通過支付寶、微信等網際網路支付方式掃碼支付,進一步提升市民的購買體驗
  • 電子秤如有「M」鍵,可能就是鬼秤!!!市管局半個多小時查到9臺鬼秤
    正在這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將一隻2000克的砝碼往上一放,數字變為2300克,足足少了300克。這是一臺被抓了現行的鬼秤!執法人員依次按下秤上標註的M1、M2、M3等摁鈕,數字就變為2100克,2200克……最多的變為3005克!年前,市場交易量大,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計量科、檢測中心、執法大隊聯合突擊檢查農貿市場,短短半個多小時,就查到正在作弊的鬼秤9臺。
  • 人在吃秤在看,一大票網友「花式上秤」那畫面太美
    那麼問題來了——你有沒有經常上秤,關注自己的體重變化呢?你知道體重還包含了哪些身體密碼嗎?除了你的體重以外,BMI、脂肪率、肌肉量、水分率等人體成分你都了解嗎?  連新快報的記者也參與其中,火速拍了一支上秤小視頻為此次活動打call~(戳視頻看看記者怎麼說) 「這麼有意義的活動當然要參加啦!我以前在報社可是人稱『小吳鎮宇』的,對比起春節前,我足足胖了10斤,在夏天到來之前,我要瘦回來!」 哦豁,小編可是記住了這位同事今天立的flag。
  • 現場查出…正在立案調查!
    健康證過期、設備消毒不規範、火鍋底料過期…最近,寧波有27家店被責令整改,還有6家被立案調查…上周末,鄞州區市場監管局突擊檢查了轄區中河、鍾公廟、潘火、百丈、福明等12個街道,380餘家餐飲單位的經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