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日常在網上衝浪的年輕人來說,表情包能夠輔助聊天、比文字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的心情,是必不可少的「武器」。
但是,因為和長輩對表情包存在不同理解,分歧和矛盾時有發生。近日的熱搜「#學生微信群發敲打表情被批#」,便是一場由表情包引發的風波。
廣東潮州的一名學生在微信群提問時發送了兩個「敲打」表情,被老師認為「不禮貌、有毆打自己的念頭」,稱其沒家教。老師隨後還在群裡表示,該學生「素質有問題」,並責令其寫檢討。
▲圖片來自微博。
事後,該校副校長解釋說,雙方存在誤會,學生只是想表達自己做題想破頭的意思,並非想要毆打老師。雖然風波看上去已經平息,網友們還是熱議不斷。
▲微博評論截圖。
事實上,表情作為情緒的輔助性表達方式,不應該拆分理解,而應該放在語境中去解讀,否則就很容易像這件事一樣,引發「望文生義」的鬧劇。
當然,由於「代溝」的存在,同樣的表情在不同年齡階層的人看來,也代表不同的意義。這一事件發生後,微信團隊還專門發了微博,調查「你心中最容易引發歧義的表情」。
▲圖片來自微博。
就拿最受爭議的「微笑」表情來說,父母長輩認為這是「親切」的表達,而年輕人則會覺得在「嘲諷自己」。
▲微博評論截圖。
由表情包引發的師生矛盾,反映出雙方的代際衝突與隔閡。對此,年初時登上熱搜的浙江省教育廳廳長陳根芳曾經發出過「靈魂拷問」。
他在召開會議時問道,「現在年輕一代玩的吃雞、王者榮耀、英雄聯盟、劇本殺、密室逃脫,你玩過嗎?他們追捧的李現、肖戰、王一博,你知道是誰嗎?」
▲會議視頻截圖。
他表示,現在的教育對象基本屬於95後、00後甚至10後,他們的痛點、癢點、興趣點、吐槽點分布在哪裡,跟上一代有巨大差異。只有尊重親近年輕一代,學習、了解、掌握他們話語體系,才能更有效、有力的教育和引導他們。
在此事件中,雙方的不理解導致了矛盾的激化。而老師直接質疑學生人品和家教、不依不饒的做法,顯然也有些過激。正如發出「靈魂拷問」的教育廳廳長所說,如果不能真正敞開心扉了解年輕一代,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距離和隔閡就會越來越大,也談不上有效的「傳道授業解惑」了。
說到底,在沸騰君(xjb-feiteng)看來,這起因誤讀表情包意思而起的風波,的確只是個案,但這也不乏啟示:讀懂學生是教育學生的開始。而在後喻文化時代,讀懂學生的方式,就包括學會和理解他們的網絡表達方式,少些溝通上的隔膜與誤解。
編輯:狄宣亞 實習生:彭美琪 校對:李立軍
推薦閱讀:
女網紅13年後舉報被「性騷擾」:「教師升職記」變「狼師現形記」 | 沸話
百個短缺職業出爐,沒想到他們幹起了外賣 | 沸話
鍾南山袁隆平罕見同框:網友為「醫食無憂」找到了最佳組合 | 沸話
有一種「小歡喜」叫學生宿舍費可以退|沸話
開學第一天找不到教室,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沸話
延期開學,宅家大學生練就「十八般武藝」 |沸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