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恐攻被捕的留學生,你們知道他後來怎麼了嗎?

2021-02-22 留學生家長會COSPA

我們把這孩子逼到什麼地步去了..

在經歷這半年多媒體圍攻之後,在所有人不諒解的眼神下他回來了,所有人依舊要把他的一舉一動用放大鏡來看,他換了張動漫頭貼,大家就說他不知檢討,他被拍到拿著手機玩,所有人就罵他只知道玩手機,不會好好反省嗎?

但回頭看看你身邊的孩子,哪個十幾歲的孩子不喜歡玩手機,別說是十幾歲的孩子喜歡滑手機,這年頭不管幾歲沒事大伙兒誰不是拿著手機猛滑?可是在經歷這些之後,他連滑個手機都不被大眾允許,都要被認為是極惡的。

可是當他接受留學生採訪的影片釋出之後,大眾的想法都變了,是啊!媒體到底都做了些什麼,我們在評論這件事時,是不是太過武斷了,從頭到尾我們都不認識這孩子,我們只知道他出身明星家庭,從小就戴著星二代光環,他做什麼事都會被提起被放大,連他媽媽每天親自煎牛排給他吃彷佛都是錯的,話說你有能力給孩子吃牛排,在孩子發育期間擔心他長得不夠高壯,這有什麼毛病嗎?好像也沒有啊而且他還長到了一米八。

就因為他傻呼呼的自以為很酷的跟同學說了蠢話,然後他被抓了,經歷了這一系列事件後,或許他才是那個被同學背叛的人,我們過去文章中曾有過一次專訪,提起過有一位留學生因為在國內的學校裡說了蠢話,有次被老師訓斥,事後這孩子他說了氣話,大意就是想放火燒老師家之類的,結果這失去理智的氣話被同學跑去向老師告密,他這下在學校裡就成為老師的眼中釘,其實當時他並沒有那個意思,可是當事件被放大後,他再也無法在國內念書了因此遠走他鄉。

孫安佐事件就類似這種事,只是國外對於校園恐攻是極度重視的,所以這事件引發的效應更大,而他那句蠢話也更難讓人原諒!

可是你回頭想想?哪個年輕孩子不犯蠢?當然這事件是真的非常蠢,我們完全不鼓勵任何孩子說出這種蠢話來,所以再生氣再喜歡開玩笑都還是要有一個限度。

相關焦點

  • 早安海峽:臺灣留學生欲恐攻美國學校?俄批英首相編織的「騙局」已失敗
    昨(28)日,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回應美官員「訪臺」,他表示,任何外部勢力企圖打「臺灣牌」都註定是徒勞的,並正告臺灣當局,挾洋自重只會引火燒身。安峰山還表示,有關主管部門不會允許持「臺獨」立場和有「臺獨」言行的臺灣藝人參與的影片在大陸上映。目前「臺獨」藝人參與的影片《強尼•凱克》在大陸的上映問題已經被擱置。
  • 「九一一」恐攻事件中著名照片裡的他 逃過恐攻 卻死於新冠
    紐約電氣工程師庫珀(Stephen Cooper ) 在2001年「九一一」恐攻事件中大難不死,卻不幸喪命於新冠病毒。「九一一」當天,紐約世貿中心南座坍塌的一刻,在一個街區外的民眾紛紛在煙霧及碎礫中倉皇逃生,這個場面給美聯社記者蘇珊‧柏朗傑(Suzanne Plunkett)拍下來,這張照片其後在全球報刊、雜誌發表,也在紐約「九一一」紀念館展出,是有關「九一一」恐攻的著名照片之一,照片中左邊的男子就是庫珀。
  • 巴黎恐攻的金錢遊戲巴黎
    -- 點擊上方藍色【韓福東】查往期精彩內容恐///怖/主義過去所採方式,是跳躍式的比狠。
  • 留學生許可馨是何許人也?網友:你們知道許可馨的家庭背景嗎?
    近日,一位名稱為@許可馨Nova- 在微博發表大量侮辱國家及涉及新冠疫情的不當言論引發公憤。在這次輿論事件風波興起的時候,在網友的認真探索下,發現這個自稱「恨國黨」的女生是2019年畢業於中國藥科大學的高材生,而且還是該校「擬推薦美國德雷賽爾大學實習」的兩名學生之一。
  • 巴黎恐攻,is達到激起更大仇恨的目的
    為了防範後續恐//怖/攻擊事件,軍警於各交通關卡持槍嚴密警戒。博物館、圖書館、體育場、泳池等公共場所限制出入。(路透)巴黎黑色星期五,多起恐//怖//攻擊至少造成120人死亡,《巴黎人日報》宣布:「這一次,這是戰爭」。
  • 加拿大華人留學生被綁架案終於有新消息!一名嫌疑人被捕!
    一名綁架嫌疑人被捕!離中國留學生陸萬鎮(音譯)被綁架已經過去好幾天了,一直沒有進一步消息。今天,多倫多警方終於給大家帶來一絲希望:一名涉及該綁架案的嫌疑人被捕!據悉,被捕的嫌疑人是一名35歲的多倫多男子。
  • 連續恐攻事件使歐洲線旅行社苦不堪言
    繼巴黎、比利時之後,土耳其機場亦再傳爆炸案,在當地臺灣旅行團雖未影響,惟多家資深旅遊業者表示,此對今年原本就已衰退的赴歐旅遊市場不啻再補一刀,而連續恐攻更已在旅遊消費者心中產生恐歐心理
  • 英國倫敦白金漢宮遭遇恐襲
    當地時間26日,英國倫敦警方證實,25日晚在白金漢宮附近被捕的男子現年事發前,這名男子將車停在一輛警車旁邊,警察隨即對他進行盤查,並在車內發現長刀違禁危險物品,隨即迅速將他逮捕。  英國王室一家目前還在蘇格蘭度假,事發時不在王宮內居住。  當地時間25日晚,一男子在英國白金漢宮外襲擊警員,襲擊者以涉嫌「試圖嚴重身體傷害」被捕,兩名警察在逮捕襲擊者的過程中受輕傷。事件發生後,白金漢宮附近的交通暫時中斷,大批警員增調現場。
  • 歐洲人怕失業、美國人怕恐攻、中國人最怕啥?出乎意料!
    歐洲人怕失業、美國人怕恐攻、中國人最怕啥?出乎意料!神州日知 祗舍如今,世界各國人民都在擔心什麼?最近,世界著名研究機構Ipsos的一項調查顯示,世上大多數人對自己國家未來充滿擔憂。近年來,恐襲頻繁國家,如土耳其、以色列、印度尼西亞和美國,最為關心恐怖襲擊。而對於遭受金融危機歐洲國家,如西班牙、義大利和法國來說,是多於一半人最大擔憂。事實證明,輿論影響力影響人們看法!瑞典兇案率低於十萬分之一,但是,這個過國家最擔心的竟是暴力犯罪問題。
  • 這些評論是怎麼回事兒?紐約發生爆炸,居然說是留學生幹的!
    歐巴馬表示欲哭無淚,都是套路,你們玩賴!說好用槍的啊!!!禁刀!!!禁高壓鍋!!!到底是不是恐襲?紐約市長布拉西奧斷言,這起爆炸是「人為的蓄意行動」,但尚不能確定與恐怖主義有關聯。這句話真的很難理解。網友調侃:大家放鬆!
  • 不要被電影洗腦了,你們知道佔領地球有多麻煩嗎?
    在你們的遊戲和電影裡,我們出場要麼是這樣的。早些年你們是這樣的……再到後來就是這樣的!簡直就是作弊、犯規、不要臉……做殭屍太特麼的難了!你們到底知道不知道我們殭屍要通過傳染統治地球有多麻煩、多辛苦啊?
  • 【比利時警方發現巴黎恐襲案炸彈作坊】逃犯曾在奧匈邊境遭警方盤查
    比利時警方上月10日在搜查一棟位於布魯塞爾首都斯哈爾貝克區民宅時,發現巴黎恐襲在逃主嫌薩拉赫的指紋,屋內還查出製造爆裂物的原材料與自製腰帶,警方相信 這裡可能就是巴黎恐攻炸彈的製造地點。當局相信在巴黎恐襲發生後第二天,薩拉赫曾通知在布魯塞爾的兩個朋友,到巴黎接他,當他返回到布魯塞爾時,就匿藏在該建築物內,之後被其他人接走。
  • "名聲大噪"的中國留學生周遠遭10萬美元通緝:想偷跑,洛杉磯國際機場二次被捕!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家園網 www.iaskca.com今年2月20日曾以時速122英裡超速駕駛而被警察逮捕,並因此在中美兩國「名聲大噪」的中國留學生周遠,因9月10日起訴未到庭,被法官以10萬元懸賞通緝。10月23日周想乘飛機回中國一走了之,結果在洛杉磯國際機場二次被捕。
  • 靈劍山:海天闊扣押王舞有苦衷,但他因知道的太多,恐會遭遇不測
    靈劍山:海天闊扣押王舞有苦衷,但他因知道的太多,恐會遭遇不測!
  • 【耽美】《放水怎麼了》by邊想(強強|刑偵|懸疑 溫柔純情前特種兵攻X痞帥流氓警察受.)
    攻和受對彼此的初印象真的讓人啼笑皆非。攻以為受是誤入歧途的男妓,受以為攻是偽裝君子的嫖客。誤會的原因是攻因為一點小事故,把星巴克放在車頂上,忘記拿下來了。眾所周知,再車頂放水,如果有人喝了這杯水=喝你水=和你睡。越貴的水,價錢也越高。受這個人民警察覺得攻太猖狂了,公然嫖娼,他要好好治一治攻。
  • 潑豆花中國女留學生剛獲保釋 幾小時後又被捕
    ▲ 張佳樂(圖:菲律賓媒體)23歲中國女留學生張佳樂(音譯)向菲律賓警察潑豆花一事引發輿論譁然。而就在獲得保釋的幾個小時後,她又被捕了。當地時間2月9日上午,在菲律賓學習服裝設計的中國留學生張佳樂攜帶一杯豆花進入地鐵,隨即被安檢人員攔下。據了解,由於1月末,菲律賓霍洛市一大教堂曾發生爆炸,致20人死亡近100人受傷,菲律賓對安全十分重視。作為安全措施的一部分,液體被禁止攜帶進地鐵。雖然安檢人員向張佳樂解釋了緣由,並建議她將豆花吃完或扔掉再進站,但她還是拒絕服從。
  • 突發:萬聖節紐約曼哈頓突發恐攻事件,8死15重傷
    紐約州長葛謨(Andrew Cuomo)指出,警方初步調查結果,此為一人作案,為孤狼式恐攻,司機駕駛為29歲男子,2010年才來到美國,犯案車輛是他從新澤西租借的。但葛謨也表示,目前一切仍是初估,因此案只發生兩小時,還需更多時間詳盡調查。
  • 留學生無辜被拘留!政府竟拿PR當'封口費'!直接送身份!
    蒙大博士被捕,蒙特婁警方疑似抓錯人!當時蒙特婁警方以襲警的罪名抓捕了一名名叫Mamadi Fara Camara的Uber司機,聲稱他拒絕配合警方的合理檢查,還襲擊了其中一名警官,搶走了他的槍。原來吧,問題就出在Camara本人是一名黑人,這次又剛好涉及警察,情況就變得有些複雜了。。。根據Radio-Canada得到的內部消息,目前加拿大政府已經在考慮通過人道主義特殊通道,給Camara發放PR身份作為補償。
  • 紐約恐襲剛過,法國又有汽車蓄意撞人,傷者都是中國留學生
    而三人很不幸都是中國留學生,目前司機已經被警方拘捕,有證據表明此事為一起蓄意事件。究竟怎麼回事?和主頁君一起來看看。From 這裡是美國微信號:America_hq北京時間11日凌晨,當中國人都沉浸在剁手的緊張氣氛中時,法國又發生了一起汽車蓄意衝撞人群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