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這是個悲劇。《墨鏡》第四季第二集「方舟天使」帶給我們的思考首先是針對教育的,然後才是科技。不懂得保持界限,一直是人類親子關係中的一大問題。父母對子女總是介入太多,一邊嘴上說著「這是為你好」,一邊又將自己的意識與行為強加給子女,根本不考慮對方的真實意願,最終的結果只是衝突、對峙、漸行漸遠。
一說到「方舟」幾乎所有人都會想到「諾亞」,方舟是被選定者的意思,本片中的女主角莎拉,可以說就是一款腦中植入設備的「被選定者」。她的母親因莎拉一次意外疏忽走失,做出加入這個測試計劃的決定。而在3、4歲的孩子眼中,父母其實就等同於「上帝」。
這個設置植入腦中是不可逆的,也就是永遠無法取出。TA的功能概括而言有四種:第一種是「定位功能」,無論孩子在哪裡,父母都可以在一塊平板上對孩子進行定位,輕鬆找到孩子;第二種是「生命體徵」,可以對健康情況進行監測,給於合適的膳食、補充建議等;第三種是「視界轉播」,就是可以通過平板電腦看到孩子所看到的畫面;第四種是「限制接觸」,如果孩子看到什麼東西產生壓力,家長可以設定自動「打碼」。
除一、二項為實用功能之外,使莎拉在認知方面產生問題的正是三、四項功能。試想一下,因為一條狗狂吠,就打了馬賽克,孩子是不怕了,但卻和現實的認知產生距離。莎拉甚至在十二歲之前都見過鮮血的模樣。嚴重到什麼程度呢,「共情」是人類的基本能力,因為自己的外公心臟病犯導致她心跳加快,系統自動打碼屏蔽了她外公的求救,險些喪命。即便如果,莎拉的母親也沒有認識到「方舟天使」的危險性。
由於被迫無法認知、無法接觸,莎拉開始自殘,並產生攻擊母親行為。直到此時,莎達的母親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一幕幾乎就是家長過度保護的翻版,任何被家長過度保護的孩子都或多或少產生心理問題,《方舟天使》只是換種方式表現而已。
問題「爆發」之後,父母基本都會「收斂」。莎拉的母親收起了平板,關掉了監控,莎拉「自由」了。但悲劇的就是,在某些父母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永遠長不大。當莎拉進入十八歲,進入大學,開始交男友,在意外發現莎拉對她說了一句謊言後,「母親」忍不住,再次開啟電腦。
但開啟之後,莎拉母親看到什麼呢?看到莎拉正在與男友啪啪。
也看到自己女兒在「吸毒」(其實莎拉的男友不肯給她,是她強烈要求試試)。自然,看到這些的「母親」肯定會抓狂。但她並不能讓女兒發現自己在監控她。她只有自己處理這件事。
比如,直接找到男友,威脅他離開她。想想當男孩知道這個母親分分鐘鍾都能透過女友的眼睛「監控」他,這是何等心理壓力,所以,不用太多糾結,就屈服了。
再比如,通過「生命體徵」監控,知道女兒懷孕,偷偷下藥,打掉孩子。這行為簡直毀三觀,但也正因為這點,莎拉發現了端倪。
莎拉爆發了,揮舞平板狠狠碰向她母親。可笑的是,她看不到那是她母親,因為系統又將流血畫面打碼。甚至有一瞬間,都以為莎拉殺死了自己的母親。鬆一口氣的是,沒有!
與開頭一樣,「母親」哭喊著女兒的名字,希望她回來,可是機器錯了,再也無法使用。莎拉上了一輛過路的貨車離家出走,「母親」這次卻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女兒。有趣的是,《黑鏡》第二集並沒有過多去「黑」科技,因為始作俑者到底仍是人類。人類為自己的自私行事,無論出於什麼理由,終會獲得代價,這就是因果!,滾蛋吧,「這是為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