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陽同學是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的一名大三學生,也是金融171團支部的一名團員,本科金融黨支部的一名預備黨員,校紅十字會分會會長。
艾陽的父親是一名老黨員,疫情發生以來,他積極響應單位的號召,去分配的社區進行值班,負責社區疫情的監測、排查等工作,穩定群眾情緒、增強人民信心。在此期間,艾陽經常父親進行交流,父親告訴她作為一名團員、黨員,就是要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貢獻自己的力量。此時此刻雖然不能衝到一線,但我們可以做好自己和身邊人的工作,不信謠不傳謠,在家進行自我隔離,並盡力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面對疫情,艾陽迫切地希望能夠為防疫工作作出一些貢獻,同時深受父親的話語和實際行動的感召,她一直在尋找能夠奉獻力量的機會。二月中旬的某一天,她看到高校紅十字會會長群裡北京市紅十字會的老師在招募翻譯志願者,於是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
北京市紅十字會的老師們會不定期地在微信工作群裡發送國際友人捐贈的口罩、防護服和檢驗手套等醫用物資的照片,這些物資的信息都是英文的,而艾陽的工作便是將這些信息及時翻譯成中文,以便快速登記入冊,為前線進行物資盤點和裝卸的紅十字人做好保障。
工作內容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即使作為一名英語雙學位在讀學生,艾陽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一是翻譯方面,醫用物資的信息翻譯要求非常嚴謹,且最好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背景;另外,不同國家有自己的質量安全檢驗體系,所以物資信息書寫方式不盡相同;同時,雖然物資上的信息用的都是英語,但是像泰國這樣的非英語國家,往往會有專門的縮寫來代表生產日期、保質期和批次號等。
二是時間方面,物資信息翻譯需要及時,因此志願者們需要時刻關注群內消息並且用最短的時間完成翻譯。這些都給翻譯志願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為了克服這些困難,在翻譯過程中,除了進行正常的翻譯流程之外,艾陽還會仔細學習和地確認一些醫學術語的準確表達,同時還要查閱了解捐助國家的醫用物資信息特點,以求更高的翻譯準確性,並且時刻地關注群內消息,做好隨時翻譯的準備。
從二月中旬到現在,艾陽已經進行了一個月餘的翻譯志願工作,在開課之後,她一邊需要完成學校的課程學習,還要抽出時間進行翻譯工作。但她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防疫志願服務中,艾陽利用自己所學知識為社會貢獻力量,及時完成物資翻譯工作,當好前線物資盤點和裝卸人員的接力棒,做一線戰士們的後盾。作為一名團員,艾陽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努力奉獻社會,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在疫情中勇於迎難而上。同時,艾陽表示自己能做的事情還是很有限的,希望未來能夠掌握更多本領,在更多貢獻為國家和人民發光發熱。
志願工作部分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