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你們什麼時候出發去武漢的,共有多少人?
章梅妹:蘇州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共有48人,吳江這次4人。分別是江蘇盛澤醫院的我、周琴,蘇州九院的張婷婷、王雅萍。
記者:抵達武漢了吧,路上順利嗎?
章梅妹:我們28號就到武漢了,路上挺順利的。當時先到南京與江蘇省醫療團隊集合,坐專機飛往武漢,飛機上全部都是醫護人員,相關領導和衛健部門都對我們很關心,給我們準備了充分的物資,臨走的時候還反覆跟我們交代,要保護好自己、保護好整個團隊,在前線遇到困難儘管說。登機的時候,省長還特地來送我們,省裡有專門領導跟著我們一起進入前線,幫忙與武漢這邊交接溝通。為了加強醫療救援隊的組織領導,蘇州市衛健委成立了蘇州市援鄂醫療隊「醫路先鋒」行動黨支部委員會,設委員7名,我擔任紀檢委員。
記者:你們抵達武漢後這兩天的工作是什麼?
章梅妹:目前我們入住在武漢市江夏區駐地,還沒有正式入院,入院前需進行嚴格的培訓。此次馳援湖北,江蘇醫療隊將支援武漢江夏區人民醫院和江夏區中醫院兩個點,還不太清楚我們四個人會去同一個醫院還是分開在兩個醫院。這兩天,醫療隊正在當地連夜協商工作安排,商定防治方案,有些隊員已經先行進入援助醫院實地考察。國家衛健委派出的2名專家在給我們培訓。
記者:培訓的是什麼內容?
章梅妹:培訓的內容很系統、詳細、全面。包括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控、治療等等,既告訴我們怎麼救治,也教會我們如何保護自己。有些知識我們以前就掌握,有基礎的,現在進一步加強和鞏固。因為我們這次來,不僅希望可以幫助到武漢人民,也要保證整個團隊全部「零感染」平安回去。
記者:在那邊會不會感覺有些緊張?
章梅妹:說實話,肯定會怕的。誰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誰都有難以割捨的親人。當年經歷非典的時候,不緊張,因為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這次經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會緊張,因為我有了孩子,我是一個媽媽。但同時,我也是一名黨員,我在2007年上大學時就入了黨,現在又是江蘇盛澤醫院呼吸科的護士長。這次的疫情,本身就是呼吸系統方面的毛病,我作為中層幹部、作為黨員,必須作表率。蘇州援助武漢,接下來還會有第二、第三批醫療隊過來,我們要起帶頭作用,責任使然,必須上。
記者:對於出徵武漢這件事,家裡人是什麼態度?他們很擔心吧?
章梅妹:我們家還好的。因為我老公他也是在醫療系統裡工作的,他明白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的使命。就算真的有什麼,只要一開始早發現,實際上後期治療應該都還好的。家人發信息鼓勵我說,我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等回去了,全家人一起來接我。
記者:你先生也在盛澤醫院?
章梅妹:他在廟港衛生院,是內科醫生,前幾天也主動申請在高速路卡口測溫,這兩天回到醫院了。我也叮囑他,在醫院自己也要做好防護,照顧好自己和家人,我已經來了前線了,萬一我要是有什麼,他一定要照顧好家裡老人、孩子。
記者:現在跟家人互動多不多?
章梅妹:很少,我怕自己忍不住會哭……也不想他們過於擔心我。因為我沒有跟兒子說我是到這邊來。他今年才6歲,但是他很懂事,也比較敏感,「小人精」一個。我之前跟他試探過,我說媽媽有可能要上戰場了,他哭了好幾次,說「媽媽你不能去,如果你一旦去了,出了什麼事之後,我就沒有媽媽了……」那以後,他就天天問我,生怕我走了。所以這次我跟老公商量了一下,跟兒子說我是出來開會的。
記者:在武漢,會關注家鄉這邊的動態嗎?
章梅妹:會的,省市區的信息都會看看,也會提醒家人朋友一些事情。不過等到我們接下來進病房、進隔離區,那就是真正的戰場了,全部穿戴防護用品,就不能隨時和外界聯繫了。
記者:聽說你有每天記日記的習慣?
章梅妹:以前是沒有的,來了這邊以後才開始。每天寫的不多,就是簡單記錄心情感受,因為沒有那麼多的精力。我想記錄一下每一天,這是人生中一次不可多得的經歷。還有,萬一我出了什麼問題,我家人也知道我在這邊發生了什麼。
記者:你有什麼話想跟家人和惦記你的吳江老百姓說?
章梅妹:馬上就要進病房了,我們會安心工作,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儘量為武漢出一份綿薄之力。既然來了,肯定要做一點事情,不管能幫到多少,總歸是不枉來這一次。希望大家都做好個人防護,各自珍重,等我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