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之聲記者李振陽、吳越旻,餘杭區融媒體中心陳佳青、施濤
視頻後期:實習生周越泓
監製:施晨嬿
編輯:任帥
杭州餘杭倉前老街有著880多年歷史, 一條滄桑老街,一條古老河流。舊時,每當晨曦初上,碼頭、驛站、茶館、店鋪熱鬧非常,買賣吆喝聲此起彼伏。
白高德,66歲,祖祖輩輩都是倉前人。在倉前街道的倉興街180號,他開了一間小小的理髮店。老底子的傳統是,無論寒暑,每天早上6點開門營業。
理髮店陳列簡單,一面大鏡子,一把理髮椅,幾把剃頭的手推,其中一把手推更是跟了他40年,白高德自豪地說倉前街上老老少少都用它來理過發。
當店裡沒有顧客的時候,白高德總是用紅色的布將理髮椅子小心翼翼遮蓋好。這可是他的寶貝,比他的年紀還大,已經在倉前服務了70個年頭,是師傅傳給他的。1975年,高中畢業的白高德,在代課教書4年後,選擇到當時倉前第一家理髮店——倉向農理髮站上班,也是在那時,他第一次見到了這把椅子。椅子白色、鑄鐵,從腳踏板上的字樣可以看出,椅子是上海製造的「蝴蝶牌」。圓形的椅子底座旁,有一個開關,用手轉動它,就可以把椅子放倒。
白高德說,不僅老街坊喜歡讓他刮臉,現在很多夢想小鎮的年輕創客也都喜歡讓他用老式傳統的手法來刮刮臉,這刮完臉的感覺就像做了面膜一樣舒服。
寒來暑往,已過花甲之年的白高德,從事理髮已有40多年時間,這把有著70年歷史的理髮椅也在倉興街陪了白高德40多年。
如今,「稻米之鄉」倉前變身雙創熱土,享譽海內外的「四無糧倉」變為特色小鎮的新示範——夢想小鎮。2016年年初,倉前老街開始改造,採用修舊如舊的方式,這個由倉前老街全新改造而成的地方,全部採用古建築修舊如舊的方式,打造了4.37萬平方米的江南水鄉韻味的網際網路眾創空間,側重於智能硬體和軟體、移動醫療等科技創新領域。
2016年10月28日,創業大街正式啟幕。你能想像嗎?從前的那些舊店鋪,如今已變成了一家又一家的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改造後的大街有了新的詮釋,這裡有秀麗溫婉的江南模樣,也有別具一格的「網紅」景點,這裡,更是積聚了夢想與未來生機。這把理髮椅將陪著白高德繼續見證著倉前人民的幸福生活、夢想小鎮的發展和創客們的成長。未來,白高德希望有人能傳承他的手藝,也希望夢想小鎮成為大家夢想成真的地方。
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重要窗口」
特別策劃《大時代,好日子》
透過「浙」裡
看好生活 看新變化
微信對話框回復關鍵詞「好日子」
(非文章留言)
歡迎投稿,講出你的故事
微信又改版啦!
完成以下三步,將我們設置成星標!
這樣,就能每天及時收到新聞推送啦!
▼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浙江之聲,一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