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認識阿拉伯半島所處的地理位置,了解伊斯蘭教的創立過程;
2.了解阿拉伯帝國的擴張過程,知道其版圖範圍;
3.感受輝煌燦爛的阿拉伯文化及對世界文化所作的獨特貢獻。
學習重點:伊斯蘭教的創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
學習難點:阿拉伯文化成就及出現原因。
課文解讀:
知識點一: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1、阿拉伯半島的地理環境
2、伊斯蘭教的創立
伊斯蘭教
伊斯蘭(Islan),原指「順從」、「和平」,指順從和信仰宇宙間獨一無二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仰伊斯蘭教的人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信仰安拉,服從先知的人。
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在204個國家的地區,佔全世界的23%。
3、穆罕默德的主要傳教活動
4、世界三大宗教的共同點:
①都誕生在亞洲
②都宣揚忍耐順從
③都曾被統治階級利用,成為控制人們思想、維護其統治的工具
知識點二:阿拉伯帝國
1、擴張路線:
2、世界歷史上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波斯帝國(前550~前330 )
亞歷山大帝國(前334年-前323年)
羅馬帝國(前27年—395年)
拜佔庭帝國/東羅馬帝國(395年—1453年)
阿拉伯帝國(8世紀—1258年)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1299年 -1922年)
3、阿拉伯帝國的衰亡:1258年,蒙古騎兵攻陷巴格達,阿拉伯帝國終告覆亡. (2)鼎盛:8世紀中葉—9世紀中葉(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4)滅亡:13世紀中期(1258年),被蒙古遠徵軍滅亡促進了伊斯蘭教的傳播,有利於阿拉伯文化的形成和傳播,推動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傳播。知識點三:阿拉伯文化
1、阿拉伯文化出現的原因
(1)哈裡發重視知識,認為「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
①830年,哈裡發在巴格達設立「智慧宮」,集科學院、圖書館、翻譯館於一體。
②為延攬翻譯人才,以黃金支付稿酬。
(2)吸收、消化外來文化
2、阿拉伯文化成就
(1)數學成就-阿拉伯數字
(2)醫學成就-西醫
(3)文學成就——《天方夜譚》
《天方夜譚》,構思巧妙,情節曲折,語言優美,是阿拉伯文學的瑰寶。
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國譯為《天方夜譚》,該書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對歐洲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漁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燈》《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辛伯達航海旅行記》是其中的名篇。
(4)建築成就:麥加大清真寺
3、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做的貢獻——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糧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
知識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