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無線電在災害中的作用

2021-02-27 泉州市業餘無線電

泉州市業餘無線電  (BG5UNR)

     他們是「火腿」族、「香腸」族和「車腿」族,他們多數都擁有國際上惟一的一個電臺呼號,在大地震中,他們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通訊網,在軍方通訊、海事衛星電話、小靈通、固話、手機通訊恢復前,開始了一場民間通訊天空中永不消逝的無線電世界裡,一片可怕的靜默。

地震之後,許多城鎮通訊瞬間癱瘓,手機、固定電話、網絡失去信號,「高科技在大自然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隊伍人員

通聯活動現場

八木天線

蛛網天線

電臺、功放(俗稱烏龜)、天調(天線匹配器)

  就在一座座城鎮成為信息孤城的危難之際,一個名業餘無線電應急通訊網的民間組織,卻在電波世界裡發起了一場看不見硝煙的信息救援戰,「只要一次成功的短波通聯,就可能救活無數人,只要能有一臺手持機和車載就能在救援中發揮很大作用。」 

     這群業餘無線電愛好者被稱為HAM,其外號有「火腿」(擁有合法呼號)、「香腸」(未取得合法呼號)和「車腿」(擁有車載電臺),他們平時最大的樂趣就是升級電臺設備,每天都在琢磨怎麼讓信號傳得更遠,使語音更加清晰,在技術層面上,他們的專業程度甚至可能超過了軍隊通信兵。

    業餘電臺往往是在正規通訊手段癱瘓後進行修復的空檔發揮最大效用,而且因為是民間力量,所以反應更為及時,速度更為快捷,「業餘電臺在這次救災中的最關鍵作用是調度社會救援力量,因為,只有業餘電臺和車友會的聯絡應急車輛才能實行快速集結和迅速調動。」 業餘應急通訊網指揮中心分成三個組:指揮組、情報組、後勤組。情報組負責收集前線傳來的情報,整理得出救援需求,交給指揮組調度HAM前往。後勤組為派往災區的值班電臺提供後勤保障,但後勤保障非常艱難。

  事實上,中國無線電協會在5月14日發布的《協會總部號召全體HAM參與抗震應急通信》的通知,通知要求HAM「在條件可及的情況下,守聽短波電臺常用頻率,如遇災區電臺出現,應盡最大可能提供援助,並報當地××部門。遇到災害周邊地區需要通過電臺向家人報平安等信息時,力爭用最短時間與其家人聯繫,將消息傳送出去。業餘電臺在遇到應急通信時,應予以避讓,並注意收聽。」

  來自天津的BD1QMP則提議要由有領導力的HAM組成中國ARES(業餘無線電通信應急服務系統)核心組,學習國際ARES組織的經驗、規劃,協調中國ARES,制定規章制度,負責和各官方及民間組織建立聯繫,建立每周的地方性應急培訓機制和定期的區域性或全國性的演練。「我們不能等,假如明天早上就發生重大災難,應該馬上行動起來!很希望我們的ARES在下一次災害中發揮重要作用!」他說,已經有HAM開始著手翻譯美國ARES手冊。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