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反對歐巴馬醫保的人士常常援引保費上升作為例子,稱這個計劃正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其中參議員麥凱因更指可負擔醫療法案的保費加幅是「天文數字」,參議員約翰遜更形容是「火箭升空」,但實際保費是否真的高不可攀呢?
《洛杉磯時報》報道,根據城市研究所的最新分析發現,可負擔醫療法案之下的未補貼平均保費,其實要比2016年僱主醫保計劃的平均全額保費便宜10%。
全國而言,僱主醫保計劃的平均每月保費為516元,而經調整比較的醫保交易所未補貼保費為464元。
未有經僱主獲得醫保的人士,可以透過醫保交易所購買保險,而且可以根據收入來獲得補貼。目前約有1100萬人經醫保交易所購買保險,而有1億5500萬透過僱主獲得保險覆蓋。
最近有報道指由於部分大型保險公司撤出醫保交易所,再加上保費增加的憂慮,認為歐巴馬醫保不能持續,而且保費也難以負擔。但城市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超過3/4的研究州及80%大都市地區內,醫保交易所的平均保費也較僱主提供醫保計劃便宜,例如在波士頓,兩者的差額足有35%,而紐約則相差26%。
城市研究所衛生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布隆伯格表示,「這些醫保交易所不一定會非常昂貴,在絕大多數情況之下,其實恰恰相反。」
然而,透過僱主獲得醫療保險的大部分人,每月也只是支付其中一部分保費,餘下的則由僱主支付。而大部分透過醫保交易所購買保險的人士,也會獲得稅收抵免。但布隆伯格指出,如果是在醫保交易所內購買無補貼的保險計劃,標價往往令人震驚。
整體而言,醫保交易所的價格一直上升,根據麥肯錫中心的醫療體制改革分析指出,18個州份及哥倫比亞特區的醫保交易所基準計劃,2017年將會加價11%。相比之下,凱澤家庭基金會的調查發現,僱主醫保計劃於2016年只是加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