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女士奇怪銀行卡裡的錢哪去了的時候,她的電話又接連響起,很多親朋好友都打電話問是不是周女士讓幫忙代存話費。有的親友還告訴周女士,已經幫其存了200元至500元不等的手機話費。
周女士這才意識到她的微信出了問題,連忙在朋友圈發布通知告知親友,她從未請求親友幫忙存話費,請大家不要上當受騙。
無獨有偶,綏化市的王先生日前也接到了親友的電話,詢問王先生讓其代存話費的事。王先生一頭霧水,因為他的手機一直在身上,從來沒給人發過信息。這時,他拿出手機才發現,他的微信已經「被下線」了。
就在同一天,綏化市接到了10多個相同的報警電話,都是微信綁定的銀行卡先被盜走了錢,隨後微信群發消息騙自己微信好友幫忙存話費。綏化警方認定,與以往單純的電信詐騙不同,這是一種新型的網絡盜竊詐騙案件。
就在案發前兩天,周女士手機接到一條消息提示她:「微信帳號在異地登錄」。經過追蹤,「異地登錄」的地址是哈爾濱市道裏區河松小區的一戶民宅內。1月27日,綏化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的民警經過蹲守,將河松小區一住宅內的張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民宅內有10多部電腦,電腦裡有數以萬計的信息數據,這些正是微信帳號及配套的密碼,根據所屬不同的省份分門別類。販賣這些個人信息的人是陳某,1000條至10000條微信帳號信息僅售價10元錢。
盜竊微信所綁定銀行卡的錢,連同騙微信好友的錢都充進了5000多張非實名登記的手機卡裡變成了話費。田某是幫張某從通訊公司手裡取出這些話費將錢洗白的人,每洗一次錢,田某便扣除18%的好處。
從1月27日至8月,綏化警方奔赴山西、山東等多地,抓獲此案的關聯嫌疑人14人。在對張某團夥電腦數據進行調查時發現,僅從去年10月至今年1月被捕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全國各地300餘微信用戶被盜,被盜被騙累計1600餘萬元。
凡是微信被盜的,都是手機中了木馬病毒。木馬病毒有很多形式:
第一種是簡訊裡的網頁連結,比如「同學聚會的照片」、「你孩子的成績單」、「你老公(妻子)的出軌照」、「積分兌換獎品」等;
第二種是網頁或者圖片,這些網頁或圖片往往有吸人眼球的標題,比如明星緋聞、駭人聽聞的事情、美女照片等,市民點擊後發現裡面的內容跟標題根本無關;
第三種是自媒體的微信網頁連結,比如算命、預測、智力情感問答、幫忙投票、幫忙砍價等;
第四種是不明的娛樂APP軟體,一旦點擊後,這些木馬程序就會盜走手機上的個人信息,包括微信、銀行帳戶、支付寶等。
手機一旦接到「微信異地登錄」的提醒,表明微信已經被盜,市民應立即登錄微信重置密碼,並拿手機到相關維修機構重做系統以刪除木馬病毒。
為了保險起見,可以定期修改微信、支付寶等軟體密碼,不要所有軟體和帳戶都使用同一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