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畝的朝城面,已栽種各類喬灌木18.34萬餘株,各類藤本類植物9.97萬餘株。」當日上午,記者在伏龍坪一標段看到,陡峭的山坡上,補栽好的各式灌木花草錯落有致。「這種棗紅色的樹種名叫日本紅楓,一棵就要4800元。」城關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孫濤介紹,為了打造「喬木為主、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喬灌花草搭配、高低錯落有致」的面山景觀,達到先入為主的景觀效果,城關區林業局從隴南市的兩當縣引進了一批日本紅楓樹種。
「相對於其他楓葉樹種來說,大部分都在秋天才會紅,而該樹種是一年四季都是棗紅色。」孫濤說,一標段多為綠色樹種,日本紅楓的種植使得道路兩側的色彩層次更加豐富。沿著蜿蜒的道路一路向上,伏龍坪后街、蝴蝶樓附近的行道旁整齊劃一,灰色的磚塊擺放得錯落有致。「蘭山面山地勢陡峭,設計時在考慮種植爬山虎、五葉地錦等藤類植物進行垂直綠化的同時,還搭建了灰色磚塊的行道,一是為了保護樹種,二是為了美化道路兩側。」
伏龍坪公路沿山一帶,隨處可見種植樹木的工人。綠化管護工人孫玉忠告訴記者,水是施工作業中最為困難的一項,為了保證植被的成活率,每個工區不分晝夜分批進行澆灌。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蘭山花海」項目開工建設以來,以「治轉提」專項行動為契機,在完成種植工作後,現已進入管護、澆水、扶正、補植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