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山東省紅十字會臍血庫救助基金第十四次會議在省紅十字會召開,會上通過7名重疾患兒援助申請。至此山東省紅十字會臍血庫救助基金已援助患兒39名,累計援助款項近50萬元。
這7名重疾患兒來自不同省份與地區,他們患有不同類型的疾病:白血病、再障、免疫缺陷、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但是他們有著一個共同點,都是通過臍帶血,幫助他們從泥濘的患病道路中拔出了腳,通過救助基金,點亮了他們心中的一盞燈,讓疾病抗爭之路不再那樣孤獨、黑暗……
骨髓移植是大家通常意義上對於治療血液系統疾病的有效治療方式,事實上,骨髓只是造血幹細胞三大來源之一,具有相同作用的還有臍帶血和外周血。
欣怡(化名)和小泰(化名)都患有白血病,他們都經歷了前期的化療與復發,小小年紀就承受了常人無法想像的痛苦,為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療,他們在醫生的建議下,分別於2018年11月11日和7月23日進行臍帶血移植。
(治療中的小泰)
小碩今年7歲,3月份時他的眼白突然變黃,經醫院檢查,是不明原因所致的肝功能受損。接下來輾轉多地進行治療,效果不佳,並於5月底出現鼻血不止,身上出現出血點的現象,最終確診為極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因之前肝功不好導致骨髓造血有問題,只能儘快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於2018年9月27日在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進行了臍帶血+父親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治療中的小碩)
小航(化名)和嘉嘉(化名)都是很小就發現患有疾病,甚至出生沒幾天便遭受疾病的折磨。小航(化名),現在年僅6個月,山東菏澤市人,自出生7天便發現有口腔潰瘍和新生兒肺炎。經過半個月治療後,病情加重並感染重度敗血症、中耳炎、肝損傷等併發症。輾轉多地,都未確定病因。2018年7月,最終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確診因基因引起的炎性腸病。2018年10月22日進行了單份臍帶血移植,目前仍在醫院進行持續治療。嘉嘉也是自出生起便查出血小板低,輾轉多地最終確診為先天性免疫缺陷。2018年9月27日,嘉嘉進入層流倉,10月8日進行了單份臍帶血移植,並於11月6日成功出倉。
本次援助對象中,有兩名患兒來自省外,阿恭(化名)來自四川南充,現在5歲了,16年時因髖關節疼痛加之高燒,於2017年7月12日進行骨髓穿刺,確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經過化療,在11月份遭遇了復發。2018年7月31日,阿恭的母親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了臍帶血聯合親緣半相合骨髓移植。目前,阿恭已經出倉3個多月,狀態恢復的很好。另一名患兒宣彤(化名)來自河北滄州,2018年5月20日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確診患有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會診醫生一致認為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唯一治癒方法。2018年10月11日,小宣彤使用一份來自山東的臍帶血與父親的外周血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目前也在逐步恢復當中。
(移植後的阿恭)
(移植後的宣彤)
據悉,「山東省紅十字會臍血庫救助基金」是山東省紅十字會與山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共同設立的公益基金,專項救助18周歲以下接受臍帶血移植或輔助治療的貧困重疾患兒。作為公益捐贈方的山東省臍血庫,是經國家衛健委批准設立的國內七家臍血庫之一,也是目前山東省內唯一正規合法的臍帶血保存機構,其承擔著山東地區新生兒臍帶血科普、儲存及相關科研開發的重要任務。自基金會成立以來,山東省臍血庫積極配合基金會尋找與篩選符合條件的患兒,幫助孩子們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讓這些孩子不再因為配型和經濟上的原因放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