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會的鯊魚:《巨齒鯊》不可怕,人類想像鯊魚的方式才可怕

2021-02-25 界面文化

為了激起觀眾的興致,編劇們常常會編寫恐怖的鯊魚攻擊場景,在現實生活中,這類慘案也每年都有發生。媒體對這些鯊魚攻擊案件的報導通常雲淡風輕,致命的鯊魚攻擊案情通常十分複雜,每一種情況都要考慮很多因素。由於鯊魚是用嘴來測試周圍環境的,人們認為,大多數非致命的傷害都是由於鯊魚的誤判造成的。我們通常通過YouTube等視頻分享網站或在線新聞報導對此加以了解。然而,這些途經往往缺乏某種形式的規範框架,會影響我們對於上述信息的理解。

當我們親眼看到有人從衝浪板上被拉下來,或者傷員在水中掙扎,我們很少會像影片中那樣驚慌失措地厲聲尖叫。從生理上來看,所有救生員都認為,無論是否出現鯊魚,恐慌是我們在海洋中遇險時最危險的反應。

前不久,衝浪運動員米克·范寧(Mick Fanning)被鯊魚追擊,拿他的遭遇和隨後鋪天蓋地的報導相對比是趣事一樁。2015年7月19日,在南非傑佛瑞灣公開賽上,範寧從衝浪板上摔落,所有人都目擊了這懾人的一幕。

目瞪口呆的記者們眼看著範寧擊退鯊魚,撿回一條命。這場遭遇立刻被描述成了鯊魚攻擊,《衛報》的一篇文章甚至以此為標題:「米克·范寧在衝浪比賽中遭遇鯊魚攻擊:『我只是鬧著玩兒呢。』」(Mick Fanning battles shark attack at surfing competition: 『I'm just trippin』)範寧在文章中表示,鯊魚甚至都沒有露出牙齒,很可能是被他腿上的繩索困住了。

米克·范寧被鯊魚「襲擊」 圖片來源:YouTube

當魚鰭破浪而來時,看過《大白鯊》的觀眾可能正在頭腦中想像一個血腥的畫面,但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鏡頭是範寧臨危不懼,處變不驚。所有的海洋遊泳者和衝浪者都在水面活動,這裡也是鯊魚最有可能來尋找漂浮物和屍體的水域,但運動員們知道,暗礁與離岸流更加危險,既然選擇了水面,他們就必須接受這種潛在的威脅。

地球上有76億人口,平均每年有6人死於鯊魚攻擊。所以,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如此害怕鯊魚?

顯然,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因為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把鯊魚描述成人類的敵人。我們害怕未知事物,害怕沒有見到過的事物,我們害怕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遭遇襲擊,我們害怕是因為海洋並非我們熟悉的生存環境,我們害怕被活生生地吃掉,我們害怕得知海洋裡有比人類更強大的生物。編劇們就是利用這些可能性讓我們在屏幕前尖叫的。

下面的圖片截取自由手持Go-Pro拍攝的視頻,從中可以看出,雖然我們對鯊魚如痴如醉,它們對人類卻沒有絲毫興趣。攝影師沃爾夫岡·利安德勸告我(指本文作者Vivienne Westbrook),如果我不下海,就沒辦法研究鯊魚,我這才開始和鯊魚一起潛水。他說的沒錯。當然,能夠自由自在地與巴哈馬的虎鯊一起潛水,應該說也是一種特權。

鯊魚對人類視若無睹 圖片來源:YouTube

龐大、優雅的鯊魚在潛水員身邊愜意地遊來遊去,只要潛水員按部就班,循規蹈矩,不侵犯它們,就會一片祥和。但是,這些龐然大物力大無窮,如果它們執意要吃了我們,就算一拳打在它們鼻子上也無法阻擋其進攻。

在墨西哥的瓜達盧佩島,人們可以在安全地帶從藍汪汪的海水中看到大白鯊,不幸的是,現在他們不能和鯊魚一起暢泳了。部分原因是鯊魚館附近過於喧鬧,也可能是為了保護鯊魚,當局正在出臺相關法規,阻止人們靠近鯊魚。在下圖中,大白鯊與同類間的互動非常有趣,它們轉著圈,保持著距離,即使周圍有食物,也絕不會靠近彼此。

大白鯊與同伴保持著友好的距離 圖片來源:YouTube

今天,我們仍然喜歡把大白鯊描述成瘋狂的、橫衝直撞的怪獸,這樣我們就可以在舒適的影院中自己嚇唬自己,但我們需要理解自然界中的大白鯊和我們文化中的大白鯊之間的差異。

在《巨齒鯊》電影原著中,巨齒鯊的隨機菜單裡還有霸王龍。事實上,早在巨齒鯊能夠吃霸王龍之前,這一恐龍之王就已經滅絕4200萬年了。所以,電影裡是否還會出現這一幕呢?

本文原載於The Conversation,作者:Vivienne Westbrook,翻譯:陳藝帆,編輯:黃月,未經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鯊魚or人類,哪個更可怕!
    來源:電影集結號 ID:dianyingjjh其實這並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一部紀錄片,講述人類應該為類惡意非法捕殺鯊魚的行徑感到羞恥和慚愧
  • 福利:富順橫店影院請你看電影 《巨齒鯊》電影票全城瘋搶!鯊魚出沒,有膽你就來!
    傑森·斯坦森「鬥鯊」新體驗傑森·斯坦森「肉搏」巨齒鯊···究竟誰能更厲害?這次果斷站鯊魚隊!想想著那鯊魚撕咬人類的畫面的話就有一股寒意襲來……這樣「血腥樂趣」所帶來的驚悚絕對是暑期消暑必備啊!中國女科學家張蘇茵自信果斷與以往的鯊魚電影不同,影片第一主角「巨齒鯊」並非現存於世的鯊魚物種,而是曾被認為只生存於2300萬年前的史前巨獸,其體型龐大,超過20米長,重達70噸,口腔撕咬力超過了霸王龍,被很多古生物學家譽為
  • 中國人快把鯊魚吃滅絕了,BBC拍了這部9.6分的神作
    說起當年拍攝的初衷,據說是因為中國人吃魚翅快要把許多鯊魚吃滅絕了再加上世人對鯊魚的誤會一直很深——不是把它們當做美食,就是把它們當做勁敵>因此攝製組才特意將目光聚焦鯊魚,試圖揭開它們神秘的面紗在第一集「海洋統治者」中,介紹了鯊魚如何成為海洋最偉大的捕食者之一它們散布在海洋的各個角度,採取各種不同的狩獵方式
  • 鯊魚與人類:當藝術家參與到環境保護
    「鯊魚與人類」俄羅斯站新聞發布會嘉賓合影3月26日下午, 「鯊魚與人類」當代中國藝術展俄羅斯站新聞發布會舉行。
  • 飢餓的鯊魚進化:這款遊戲中有很多魚兒種類,讓你大開眼界
    這裡是魚兒的種類真的是多到不敢想像,玩家在遊戲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一種大開眼界的感覺。這樣的鯊魚一般來說都是比較小型的,吃起來比較美味,也不是非常的危險,即便是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也不需要有那麼多的策略和考慮。但是對於鼠鯊來說,就需要千萬小心了,因為它們的力量非常強大,和白頂礁鯊不一樣的是,這樣的鯊魚只有一身的蠻力,而沒有其他鯊魚那樣的俏皮性。
  • 《鯊海》: 比鯊魚更可怕的只有女主
    同樣是碧海藍天美女遇鯊魚的劇情,在看《鯊海》的時候,不由得便會令人想起佐米·希爾拉的《鯊灘》,兩者相較,前者明顯比這部電影不管是在敘事和節奏掌控上都要好的太多,《鯊海》在劇情上不僅將前篇的人物鋪墊淪為了可有可無的存在,縱觀全片
  • 《巨齒鯊》 | 最強鯊氣,有膽就來...
    ,因此,來自海洋的殺戮霸主——鯊魚,也成了電影界樂此不疲的熱門拍攝對象,有關鯊魚的災難片可謂是鱗次櫛比、此起彼伏。如今,又一部鯊魚大片洶湧而來,這便是由華納影業精心打造的商業大作《巨齒鯊》。故事由一項正在進行的海底科研項目開啟,偶然的一次科考潛水艇下潛,卻遭遇了未知生物的攻擊,設備被毀,科研人員被困海底。
  • 電影《鯊海逃生》上映 觀眾為何愛看鯊魚電影?
    原標題:《鯊海逃生》來了 觀眾為何愛看鯊魚電影?又一條鯊魚遊上大銀幕!作為本月唯一一部好萊塢冒險災難大片,《鯊海逃生》於1月10日上映。近年來,隨著《鯊海》《鯊灘》《巨齒鯊》等多部鯊魚題材電影在國內上映,很多觀眾對鯊魚題材變得越發熟悉。
  • 《鯊魚周》登陸中國 公益廣告「鯊魚來了」震撼亮相
    《鯊魚周》節目內容簡介*《流言終結者之鯊魚之謎》2016年標誌著Discovery探索頻道「鯊魚周」特別節目進入第28個年頭。為了以示慶祝,《流言終結者》將為觀眾盤點史上有關鯊魚的二十五大流言。但此次盤點的方式不同於以往,因為亞當和傑米想要來點新意,其中包含許多秘密片段、內部信息和幕後花絮。
  • 巨齒鯊:李冰冰,女人的姿態可以這麼好看
    除去宣傳海報、除去雜誌封面,電影《巨齒鯊》中的李冰冰顏值非常能打。保持身材?更沒問題。正 文一直覺得,李冰冰是個拼命三娘。其實,她真的不需要這樣。畢竟,她已經身為「雙冰四旦」之一。這個說法,算是極高的評價吧?但她偏不,凡事儘可能的認真、努力。看《巨齒鯊》,聽著她的英語——真的,她是下了多少苦功才有這樣的水平?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 不懂就問:鯊魚是怎麼睡覺的?
    以前,大家都普遍認為鯊魚從不睡覺。但是,據科學家研究和記載,白鰭鯊、虎鯊和大白鯊其實是睡覺的,它們是白天睡覺,晚上出來活動。其它種類如護士鯊通過氣孔,迫使水通過腮,提供穩定的富氧水,讓它們在靜止不動時可以呼吸。可是多數鯊魚物種需要保持連續遊動,使水不斷地流過它們的鰓部,否則它們會窒息死亡。所以支配遊水的器官--中央測試信號發生器就出現了,它位於脊髓,它讓鯊魚可以無意識地遊泳。
  • 妹子身陷鯊魚獵場
    水下世界的未知性和作為奪命殺手出現的鯊魚,總能最直接地激發出觀眾的緊張和恐懼,而此次《鯊海逃生》的定檔海報中,絕美海景與驚魂鯊機的強烈對比,不僅揭曉了這部冒險災難大片的核心劇情與神秘的海底巖洞有關,也讓觀眾不由得屏住呼吸越發對影片產生濃烈的好奇
  • 【樂高】LEGO抽抽樂第十五季——鯊魚人col240
    ▲5片積木,雖然零件不多,人仔的手和整個鯊魚頭盔都非常形象。▲鯊魚的體型不一,身長小至18釐米,大至18米。作為海洋中最兇猛的魚類,從盒子裡走出來到聚光燈下的姿勢也是頗有殺氣。▲話說不會有人誤會說,是這個小人仔是被鯊魚吞下去後還露了個腦袋吧,這樣想的人生活壓力一定非常大。
  • 營養素:鯊魚軟骨
    鯊魚在地球上生存了約4億萬年之久,是很古老的生物,一向以兇殘著稱。鯊魚除了有利海洋生態平衡,對人類也大有益處。近年來,鯊魚軟骨又給癌症病人帶來了福音。科學家發現,鯊魚抗病能力很強,很少生病,也不怕感染,更令人驚奇的是,把鯊魚放養在含有大量致癌物質的水環境裡,或餵養高強度致癌物質,或直接向其體內接種病原菌和癌細胞,它都能安然無恙。人們據此推測,鯊魚體內有著某種抗癌機制或擁有有效抵抗病菌入侵的免疫系統。為此,許多國家作了大量研究,結果發現這與鯊魚周身的軟骨有關係。
  • 酸化海洋能腐蝕鯊魚堅硬「盾鱗」?鯊魚:我太難了
    人類活動導致海洋中二氧化碳(CO2)濃度不斷增加,海洋環境日趨酸化。這是由於海洋吸收、釋放大氣中過量CO2,導致海水逐漸變酸,也對其中生活的野生動植物構成了潛在影響。雖然此前已研究過酸化海水對多個物種的影響,但這是人們首次觀察到長期暴露會腐蝕鯊魚的盾鱗。而一般認為,這種盾鱗非常堅硬,顧名思義,就如同一個「防護盾」一樣。
  • 最近澳洲不吃雞!因為海底電纜被鯊魚咬斷了?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8月已經出現一次故障,當時花了50天的時間才修復。然而修復好不到6周的時間,這條海底電纜於本月3號再次出現故障。而且還不知道何時能夠修復。目前澳洲和東南亞之間的網絡流量需要轉經美國進行連接,網速可以說是變得異常慢了。看來這段時間澳洲友人們是不能好好吃雞咯!
  • 關節的福音:鯊魚軟骨素
  • 海鮮市場鯊魚12元一斤,一肚子小鯊魚讓人感覺好惋惜
    ,人們都知道這是一種生活在深海中的兇猛動物,但在農村大集的海鮮市場,卻有兩條鯊魚在售賣。據攤主講,鯊魚每斤12元。由於一個客戶整條買不了,所以攤主根據顧客的需要現場把魚切割後來賣。圖3鯊魚大大的嘴巴,不難想像在大海裡它這個「海洋霸主」有多厲害吧?
  • 飢餓鯊魚張口「吞下同類」,攝影師拍下恐怖一幕
    南非開普敦有攝影師拍到鯊魚張口「吞下同類」的恐怖一幕。41歲的女攝影師沃斯特(Mia Vorster)日前在南非阿利瓦爾淺灘(Aliwal Shoal),用GoPro拍攝鯊魚時,意外拍到一條飢餓的黑鰭鯊(Blacktip shark,又稱:烏翅真鯊),張口想吞下另一條在附近的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