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華燈初上,繁華的街道是這樣的熟悉,
手握胸前的鋼槍,心頭湧上的是無言的責任!
——《夜巡》
為維護社會面穩定,義烏公安實行24小時全天候對重點區域的不間斷巡邏。白班的巡邏時間是12.5個小時,夜班的巡邏時間是11.5個小時,巡邏時間很長,體能消耗很大,工作內容枯燥乏味且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因此對於精神上的調節、抗壓能力也是一種特別的考驗。
由一名特警、三名特勤隊員、一名駕駛員組成的市民廣場夜間武裝巡邏組從晚上八點開始忙碌起來,民警取槍完成登記,駕駛員打掃巡邏車的衛生,組員準備好巡邏時喝的瓶裝水,將防暴鋼叉、頭盔、盾牌等處置裝備放上車後,民警會列隊檢查每個人的裝備穿戴和著裝情況,然後從單位出發,確保9點之前完成交接班。武裝巡邏的模式是動中備勤,以車巡與步巡相結合,當發現警情或者接到指揮中心的指令,就火速前往處置。
圖片主人公特警何超俊,1989年出生,父母都是勤勞樸實的義烏人,從小在村裡長大,十多歲的時候家才搬進城裡。何超俊打小就喜歡警察這個職業,上小學的時候,同桌的爸爸是刑偵大隊的民警,每次看同學父親穿著警服來學校接他心裡都會肅然起敬。當時他覺得警察懲奸除惡特別威風,想著自己以後如果也能成為一名警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是自己的理想。
上高中的時候,因為何超俊發育比較晚,體型較胖,體能跟不上其他同學,沒法報考警校,因此與理想失之交臂。2011年7月大學畢業,便留在父母的身邊幫忙打理一點小生意,卻心不在焉,一直惦記著兒時的夢,心想自己為人耿直也不是做生意的料。2012年夏天,身邊有幾個要好的同學都在準備公務員,何超俊一打聽,自己符合報考公安的資格,心想實現夢想的機會來了,於是毅然決定報考公安,父母也是十分支持。天道酬勤,在半年多時間沒日沒夜的學習之後,憑藉著運氣和實力,終於在2013年如願以償。
何超俊加入警隊後成為一名特警,和同事在平時經常會處置一些暴力衝突和自殺事件,當然也會有一些小插曲。有一次巡邏車停在繡湖公園附近,有一名五十多歲的婦女癱倒在馬路邊站不起來,何超俊和隊員一起,將她扶到車上,並與她的家人取得聯繫,最後等待她的家人來把她接走。
巡邏實在感到枯燥的時候,何超俊也會跟駕駛員、隊員聊天解悶,以此加深感情聯繫。臨近深夜的時候,大夥餓了,就會到附近的24小時麵包店買一些麵包填填肚子,要是有人實在是困得不行,就會安排他在後座小睡一會兒,其他人繼續為守護這座城市的繁華而堅守。
為了這個城市的繁華,每個人都在努力著,有的人選擇了在不為人知的一面堅守,堅守他們的職業,堅守他們的信仰!
攝影:凌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