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灘遊泳很危險。青年報資料圖記者張瑞麒攝
東方網8月7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近期,上海氣溫居高不下,在崇明、金山、奉賢等地區不少人選擇去海邊納涼,有的市民不顧「禁止遊泳」的警示,鋌而走險下海遊泳。但公共水域缺乏救援設施,水情複雜莫測,如此野泳風險非常大,因野泳溺亡的報導也多次見諸報端。為保障上海市民的安全,馬家港邊防派出所等沿海邊防派出所在傍晚時分加強對海灘的巡查和對遊客勸導,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野泳整治行動。
「在水裡的人快點上岸吧,這裡不允許遊泳!」記者在崇明長興島北海灘沿岸看到在此納涼的群眾為數眾多,許多人都涉險下海暢遊,而岸堤上「珍惜生命,禁止野泳」的標記十分醒目,邊防民警正在勸野泳者上岸。
根據馬家港邊防派出所的民警介紹,最近在北海灘遊泳者基本每天都在200人上下,除了青壯年,兒童和老人也不少,許多家長也不顧危險帶孩子貿然下水,而在附近就有漁民的養殖網,一旦被漁網纏住後果不堪設想。許多遊客不是本地居民,不熟悉潮情,遇到漲潮也十分危險,在上海邊防差不多每年都有營救因漲潮被困人員的案例。
記者在現場看到民警站在岸邊不斷向遊客喊話要求他們儘快上岸,對拒不上岸者民警們甚至到岸堤下耐心勸導,直到遊客都離開危險區域。而長期在高溫下執勤,民警們都被曬得黑乎乎的,汗水不斷往下淌。
據民警介紹,野泳潛在風險非常大。野外江海湖泊表面平靜,但水下存在暗湧或漩渦,一般人很難辨識。公共水域水溫不恆定,水面經過日照水溫較高,但是水下溫度卻相差很多,造成野泳者比在泳池更容易肌肉痙攣、抽筋,增加了溺水風險。此外由於水沒有經過消毒,皮膚也容易發生過敏。據統計,近年來,因野泳溺亡事故在非正常死亡中佔了相當高的比例。
在這次整治行動中,上海公安邊防總隊加大野泳高發地區的巡邏力度,組織警力在重點時段勸阻、制止人們到危險水域遊泳,增設警示標示,還通過在轄區開展安全常識宣傳,張貼安全標語,發放安全手冊,提高人們對野泳的危險意識,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