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是最常見的三種婦科癌症,對女性健康有著非常大的危害。與卵巢癌相比,子宮內膜癌更為常見,由於其早期易發現,症狀更明顯,因此死亡率較低。然而,卵巢癌對女性來說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通常只有在卵巢癌擴散到其他部位後才被發現,是一種隱蔽性很強的癌症。近日,發表在Cancer Research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口服避孕藥可預防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停藥後,保護效果依舊會持續數十年。
Time-dependent effects of oral contraceptive use on breast, ovarian and endometrial cancers.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對超過25萬人的研究,調查了口服避孕藥與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之間的短期和長期的關係。研究收集了來自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資料庫出生自1939年至1970年的256,661名女性。研究人員收集了參與者的自我報告的數據(包括生活方式及病史等)和國家登記冊中收集癌症診斷信息,直到2019年3月。通過使用Logistic和Cox回歸分析評估了口服避孕藥與癌症之間的發生風險。
結果發現,與從未使用人群相比,曾經使用口服避孕藥女性患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要低得多,而且使用時間越長,這種關聯越強。在停用口服避孕藥15年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風險降低了約50%。即使在停藥30-35年後,避孕藥對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依舊具有保護作用。
不同隨訪年齡,口服避孕藥與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風險比
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將隨訪年齡限制在55歲時,口服避孕藥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但只是在短暫的時間內略有增加,在停用後幾年這種風險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說,在整個時間段內,口服避孕藥女性患乳腺癌風險並不明顯。
因此,口服避孕藥可以顯著降低女性患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而其對乳腺癌終生風險的影響有限。研究表明,在停藥後,口服避孕藥對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保護作用長達30-35年。另外,口服避孕藥的使用與患乳腺癌風險取決於時間和年齡。
原始出處:
Karlsson T, Johansson T, Höglund T, Ek W, Johansson Å. (2020) Time-dependent effects of oral contraceptive use on breast, ovarian and endometrial cancers.Cancer Research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