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愛學人的作。有一次,山下的莊稼人搶著收苞谷,男女老幼小筐小筐的往家裡抬。吃飯的時候,有些圖省事的人,把筐丟在地裡,以便飯後接著幹。
那曉得猴子早就在樹林裡看著,等人一走,它們就一窩蜂地轟了出來,七手八腳地把幾隻筐裝起苞谷,一拐一拐地抬到它們的洞裡去了。等人們吃了飯,再來一看,幾隻筐不見了,苞谷也不見了許多。大家不免互相抱怨了一番。第二天,猴子見人們冇留下筐子,很是氣憤,它們依呀依呀的,好象是商量了一陣,就一窩蜂地夾雜在收苞谷的人群中,搶著往洞裡抬。
人們很傷腦筋,大家一商量,次日收苞谷就閒放著的幾隻冇得底的筐子讓猴子去搶,猴子不懂冇得底就裝不住東西,只管一抬就漏,一抬就漏的搞了多次,猴子惱了火,它們把離人群較遠的一個大姑娘搶走了。等人們發現猴子在搶人,已經追不上了。後來多次尋找,都冇找著。姑娘的媽媽眼巴巴地望了三年多,也冇望回女兒。
一天,老媽媽正在門前為女兒悲傷,口內不時嘆氣,兩行淚珠直到下巴。忽然一隻烏鴉向她哇哇地叫個不停,老媽取不喜歡這不吉祥的烏鴉對自己叫,起身把它趕走,可是烏鴉在自己頭上一個盤旋,又站在她對面叫,老媽媽又趕,烏鴉飛了又來,如此數回老媽媽突然想:莫非它知道我女兒的下落不成?
於是老媽媽把一根頭繩朝它丟去說道:"你若知道我女兒下落的話,就啄著這頭繩引我去。說也奇怪,這烏鴉真的啄起頭繩在前面跳,老媽媽半信半疑地著它繞過了兩座山,到了一個陡峭懸崖,烏鴉放下並沒有繩不走了。老媽媽見烏鴉不走,心想必是到了,她小心地四處尋找,一邊叫著:丫頭!丫頭!果然一個石窗裡伸出女兒的腦袋在喊:媽媽,我在這裡。媽媽按女兒指的路徑進了猴洞,只見三個小猴在洞裡蹦跳玩耍,見了老媽媽躲避不迭,女兒連忙打著手勢叫它們不要怕,是外婆,小猴見說,好奇地摸著外婆。
母女倆說著傷心說,女兒訴說怎麼樣受老猴的侮辱,生下了這三個小猴,還說老猴對自己看管很嚴,這三個小猴也聽它的話,總是纏著我,今天老猴不在家,小猴們也不讓我出去。老媽媽聽後,不住地流淚。女兒對媽媽說,你老人家還要早些離開這裡才好,不然老猴一回,它非常狡詐,不知要怎樣對待你,媽媽想走又捨不得女兒,忽然摸到衣袋裡有個做衣裳用的粉線袋,裡面裝的是石灰,她靈機一動,連忙和女兒一商量,女兒就用手勢對小猴說:"你們的眼睛都不好,外婆會治好的,快來,給你們點上藥就會好的,小猴們也聽媽媽的話,點上了石灰水。立刻又疼又流淚,怎麼也睜不開,母女倆這才逃回家去了。
老猴回來知道姑娘逃走了,就帶小猴到姑娘村前輾米的石盤上一坐,嘰哇嘰哇地亂叫,意思是:要交出小猴的媽媽。從此,猴子天天來要媽媽,人們很氣憤,想出了個辦法。這一天,事先就把石盤燒得紅紅的,噫,猴子又來了,它們習慣地往上一坐,"嘿"地一下,屁股絡紅了,猴子大叫一聲逃跑了,再也不敢來了,從此以後,猴子的屁股就是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