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快速發展,讓國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在人們享受到更便捷現金的生活同時,有些老一輩人的傳統思想卻沒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在女性地位逐漸提升的今天,依舊還會有人用家庭和子女來衡量一個女人的成功與否。
國家一級演員、著名歌唱家張也,就是這樣一位某些人眼中的「失敗者」。1968年出生在湖南長沙的她,父親張興民是長沙市歌舞劇院專業戲劇創作員,母親是湖南省花鼓戲劇院的演員。
在這樣一個文藝氣息濃鬱的家庭,張也從小就展示出自己過人的文藝天賦和聰穎。1982年,14歲剛剛初中畢業的她憑藉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當時的省重點高中。但是在幾經猶豫和父母的討論之下,張也決定放棄這個在旁人眼裡難得的機會,選擇進入湖南省藝術學校學習戲曲。
大概優秀的人在哪裡都能發光發熱,年僅19歲的張也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好歌手,甚至還在當年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以一首獨唱《瀏陽河》,獲得了無數讚譽。此時的她已經是中國音樂學院的學生,剛剛入學就聲名鵲起。
但她並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繼續穩紮穩打學習更多的音樂知識,還通過殘酷的青歌賽選拔來磨練自己的專業。1988年,她在人才輩出的青歌賽中,以20歲的年紀獲得了專業組民族唱法的銅獎。
第二年,她就再次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開始了自己長達25年連登央視春晚的記錄。在她燦爛的歌唱生涯之中,張也參與過各大盛會的演唱,也參加過災區的慰問演出。
她曾遠赴俄羅斯、英國等地將祖國的歌聲播撒,也曾在北京奧運會上獻唱,讓歌聲響徹世界。《這是美麗的祖國》、《走進新時代》、《咱老百姓》、《萬家燈火》、《走在小康路上》、《看山看水看中國》等等等等。
張也的代表作品無數,每一首都深受聽眾的喜愛。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歌唱家,沒有生下自己的孩子,卻成為了她人生中唯一的「汙點」?
如今已經52歲的她,不僅無兒無女,更是鮮少聽聞她的感情生活。大概就是因為張也在個人生活上的低調和「特立獨行」,而引起了很多好事觀眾的調侃。
有人說是張也個性太強無人敢娶,甚至有人編造出她身體有問題的謠言,來獲得可笑的關注。但是藝術家的成就本身與私生活就是分離的,並不能因為對方專業上的無可指摘,就去指責她生活中的事務。
生命的延續固然重要,但是在科技發展如此快速的現代,繁衍早已不是我們人生的主要任務。有人覺得孩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全部,他們願意為傳承奉獻一切。但是請同樣接受,一個還沒有準備好接受孩子的人,對於自由的追求。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不生孩子不應該是一件「罪大惡極」的「憾事」。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沒有兒女更不應該是被嘲諷、被攻擊的缺點。關於此事,大家有什麼看法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