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醫生走後,他的微博被很多媒體稱為「哭牆」。在這座「哭牆」上,每一分鐘都有數條乃至數十條新留言出現。
我不喜歡稱李文亮醫生的微博為「哭牆」。因為我認為,這裡不止有哭,也有笑,更有寄託與展望,所以我認為,這更像是一個「精神樹洞」。
李文亮醫生留下的這個「精神樹洞」,可以說是當今網際網路上一個非常令人震撼的地方。
李文亮醫生留下的「精神樹洞」很令人震撼,但是實際上,還有一個跟李文亮醫生的「精神樹洞」一樣很令人震撼的地方,這個地方,就叫做「用戶599523XXXX」。
是的,這裡也是個微博,但這裡很冷清,因為這裡沒有過百萬的粉絲,沒有熱鬧的留言,沒有簡介,也沒有一個具體的名字,甚至連頭像都沒有。
在這裡,只有一個人在默默的推送著自己的一些博文。
例如在前幾天的凌晨3點15分,這位博主就推送了這條博文:
再往前幾天,他推送的,是這條博文:
再往前,他推送的是這條博文:
只要你願意往前翻,你還會看到這樣的博文:
還有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為什麼後面的這些截圖,我都沒有把全文完全截出來?
因為這些文字,我不敢細讀,也不忍細讀。
我只知道,他的妻子在這場災難中走了,走得悄無聲息。
她是一個普通人,所以她的離開,沒有名字,沒人紀念,沒人提起;只有他,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打開手機,默默地記錄著他對她的思念。
這種思念,很悲涼,悲涼到讓人不敢仔細讀完他的每一個字。
如果說李文亮醫生的微博是一種震撼,那麼這個微博,何嘗又不是一種震撼?
雖然他的妻子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只在這個世界上輕輕地短暫飄過,但是這個短暫的飄過,卻能令他用一輩子銘記。
她的妻子,在很多人眼中可能只是一個冰冷的統計數字,但是在他眼中,那可能就是整個世界。
後疫情時代最大的悲涼和無奈,就是我想你,但你卻已經不在,而此時的我,卻只能在網絡上,默默地對著屏幕訴說著我對你的思念。
對著手機這樣訴說思念的只有他一個嗎?其實並不是。
因為仔細找一下你會發現,這樣的思念,其實還有很多:
他們的每一個字,都讓人不忍細讀:
看著他們的這些文字,我似乎都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們:
這些博文,沒有轉發,沒有評論,只有幾個點讚——似乎一個不小心,熱鬧的網際網路就能把他們的文字全部淹沒掉。
後疫情時代,太多的悲涼無法悼念,太多的悲傷無法安慰,太多的悲痛無法表述,生離死別,就如同武漢凋零的櫻花一般,一點點飄落在武漢,還不曾被人發現,就立馬被人們遺忘。
他們雖是普通人,但是他們也曾經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曾經就是一個個我們,但他們如今卻承受著跟我們完全不同的命運。
說實話,我不知道該如何描述這種悲愴。我只知道,這些在這場災難中離去的人,他們也應該被關注,他們也應該被銘記,他們不應該被歷史遺忘。
是的,他們不該被遺忘。
想到了筷子兄弟《老男孩》中的幾句歌詞:
看那漫天飄零的花朵,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有誰會記得這世界她曾經來過?
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任歲月風乾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抬頭仰望這漫天星河,那時候陪伴我的那顆,這裡的故事你是否還記得?
如果有明天,祝福你親愛的。
如果有來生,也祝福你們親愛的。
· END ·
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老莫公眾號
老莫微信:lliigg22
備註公司與職業更易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