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位老人,無論酷暑嚴寒、不懼雨雪風沙,只要有人需要幫助,他就立即行動。12年來,他是孩子們眼中的好爸爸,妻子眼中的好丈夫,鄰居眼中的大好人,與車為伴,用行動為需要幫助的人開通了一條駛往希望的路。他就是依力·卡德爾。
依力18歲時成為一名司機,1997年10月從喀什地區莎車縣礦區養路隊退休。但他不安於退休後的安逸生活,總想做點什麼。當他看到醫院門口、車站總有人焦急地等車時,決定買一輛車,免費為「老弱病殘」提供服務。
依力的孩子們都已經成家立業,在得知父親想買一輛車來免費接送需要幫助的人時,孩子們最初都很擔心,他們覺得,父親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好,應該在家享清福。但在父親的一再堅持下,終於通過召開家庭會議決定,每個兒女都出一些錢,為父親買了一輛車,就這樣依力•卡德爾開始了他的免費「的哥」生涯。
依力的兒子努爾買買提·艾力說:「我父親準備了免費接送的車,專門為孤寡老人、殘疾人服務,我也開車,所以路上碰到需要幫助的人我也會免費載他們一程,今後我也會像爸爸一樣,繼續做好事。」
每天起早貪黑,雖說辛苦,但依力覺得很值,他說:「我從出生到上學再到工作,一直沐浴著黨的光輝、感受著黨的恩情。1997年,我由於生病退休,身體恢復後就想著為大家做一些好事。我雖然年紀大了,可是會一輩子銘記黨和政府的恩情,用行動回報社會。」
12年來,滾滾車輪行駛在城市、村落,到處都留下了依力的身影,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誓言,將愛心傳遞,收穫了兄弟姐妹般的情誼。
2017年1月,王慶雲的電瓶車在進城的路上壞了,寒風瑟瑟中他感到孤立無援,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依力,倆人從此結下了不解之緣。
王慶雲說:「那次之後我們就成了好朋友,有時候我的車壞了打個電話叫依力大哥幫忙,他就把我送到城裡。不僅如此,依力大哥的房子讓我們住著,也不要房租。有次我老婆病了,腿動不了,依力大哥開著車把我們送到醫院,還經常來看我們,我特別感動。」
從2017年9月開始,依力主動當起莎車縣支教教師的「專職司機」,依力說:「這些老師家在遠方不容易,他們離開家鄉來支持我們莎車的建設和發展,能為他們做點事,我感到開心。」
依力在免費接送乘客過程中,碰到了很多經濟上有困難的人,便萌發了一個念頭,決定在自己家設置「家庭愛心捐款箱」去幫助更多人。
依力的親戚家人有30多人,大家都以實際行動支持老人做善事,只要一回到家都會自覺地往捐款箱裡投些零錢,日積月累,捐款箱裡的錢也越來越多。
12年來,依力幫助了很多人, 還拿出10多萬元奉獻給社會。一次次的雪中送炭向社會傳遞著人間溫情,大街小巷留下了他不平凡的足跡。(莎車縣「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