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民正演示通過快速充換電站為電動汽車換電瓶)
徐宏民原是九江玻璃纖維廠的一名技術人員,出於興趣,他從1990年開始研究電動車,但從2001年起,他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電動汽車上。「現在城市霧霾天氣越來越嚴重,而燃油汽車排放的尾氣等成了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如果電動汽車能夠推廣開來,那就既環保又節能。」徐宏民表示,只要聽到哪個汽車公司在生產電動汽車,哪座城市在推廣電動汽車,他都會自費趕過去參觀、學習。15年來,徐宏民去過的工廠和城市,自己也記不清有多少了。(徐老設計的廣告牌)
(純電動汽車快速充換電站的一側)
然而,徐宏民的努力並沒有得到家人的認可,老伴、孩子紛紛勸徐宏民放棄。「我兒子直接說,中國有那麼多的高等院校、科研人員以及汽車公司,他們都沒有研究出來,我怎麼可能做到?」雖然家人不理解,但倔強的徐宏民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夢想。
經過考察研究,徐宏民認為,想要純電動汽車能夠連續運行,快速更換純電動車的電瓶是關鍵。「以我找到的這款純電動汽車為例,一個電瓶能開120公裡,而一輛計程車在城區平均跑300公裡左右,需要換2次電瓶才行。」徐宏民說,自己多次實驗,始終沒有找到解決的方法。直到有天晚上,他突然想到,利用摩天輪形充電站結構,就可以實現快速、有效地更換電動汽車電瓶。
有了想法之後,徐宏民就開始在技術方面不斷研究、完善。2013年7月,徐宏民做出一個1:10的木製模型。
2015年9月,徐宏民幾經計算,終於建成一座長8米、寬1米、高4米的實體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可為50輛純電動汽車更換電瓶。
在徐宏民的演示下,純電動汽車開到實體充換電站一旁,1名工作人員將空電瓶取出,隨後通過起重設備將滿電電瓶從摩天輪支架上取下,換到汽車上就完成了換電過程,全程不到2分鐘。
「我設計的這種充換電站,高效快速,操作簡單,而且造價低。」徐宏民說,目前自己已經找到一款適合充換電站操作的純電動汽車,夢想已經實現了一部分,剩下的就是希望能找到合作夥伴,將自己設計的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充換電站推廣開來。
【九江晨報記者 馬瑩/文 首席記者 劉家/攝】
聽說點總編才給發盒飯,淚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