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門診」在疫情發生後,一直是令人聞之生畏的字眼,也是醫院前沿陣地的第一道關口。在睢縣中醫院發熱門診,57歲的老黨員軒玉玲就是把守這道關口的中堅力量。2003年SARS暴發,她衝在第一線,17年後的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她仍然自告奮勇,衝向一線。
每天,當人們宅在家裡溫暖被窩的時候,軒玉玲已經早早到崗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第一件事是做好隔離病區防護。」防護服、隔離衣、口罩、帽子、橡膠手套、防護面屏,有沒有擺放到位?消毒清潔做了沒?防護衣隔離衣是否合格?哪些醫用物資不夠用了?護目鏡鬆緊度是否合適?防霧處理有沒有做好?她每天反覆認真的檢查著這些問題,給隔離病區的同事們穿戴整齊後,再仔細一遍又一遍的檢查,讓大家能安心、安全地進入到隔離病區。各個等級防護用品的配備和使用方法她早已爛熟於心,為了讓隔離病區裡面的同事多一層保障,她每次都要一件件檢查防護服的質量和做工有沒有差漏。
在發熱病區,她一遍遍告誡同事們:「發熱門診是阻擊疫情的前沿陣地,我們絕不能讓一位發熱患者在發熱門診和預檢分診漏掉。」疫情期間,軒玉玲幾十天如一日的堅守在一線,單位離家僅僅幾分鐘的距離,家中年前準備的紅薯壞了,饅頭都發黴了,忙碌的她也沒顧上回去吃一頓完整的飯,反倒是吃泡麵對付一下成為了家常便飯。
軒玉玲不光要負責發熱門診和隔離病室,還要負責門診大廳、急診、病房樓門口、兒科四個預檢分診的調配工作。平時因為工作原因,和家人聚少離多,陪伴家人的時間非常有限,原本想利用假期時間回趟老家陪伴老父親過個團圓年。但當接到醫院抗疫命令的通知時,軒玉玲義無反顧奔向了疫情最前線。因疫情無法回家探望父親,只能拜託老家堂弟代替自己去照顧父親。她的父親已80多歲,一連一個多月不見,老人的理解擋不住擔心和思念,隔三差五總念叨,電話裡不停的叮囑她「注意身體」「保護好自己」……
每每想到自己對家庭、父母、女兒的虧欠,她心裡就充滿了愧疚。但是,當看到痛苦的病人、焦急的家屬,看到口罩後面一雙雙期待的眼神時,她依然把愧疚暫存於心間,「我是一名醫者,也是一名黨員,堅守一線是我的責任和義務,我會一直堅守,直到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堡壘無言,卻能凝聚強大力量,旗幟無聲,卻能鼓舞磅礴鬥志。面對此次新冠病毒,很多像軒玉玲一樣的共產黨員和優秀的醫護人員,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第一時間響應號召,挺身而出、衝鋒在前、迎難而上,不顧個人安危,以「最美逆行」的身影奔赴抗疫一線,以實際行動勇挑重擔,他們默默履行著共產黨員和醫護人員的職責,為黨旗增彩,為醫護增光,為睢縣百姓構築起一道堅固的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