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被指控涉嫌行賄,蘋果股價大跌!這一夜,市場發生了啥?

2021-02-15 央視財經
11月23日星期一,全球資本市場本周第一個交易日表現亮眼。最新公布的美國11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上漲至56.7,創六年來的新高。道指高開近200點。據悉,拜登將提名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出任美國下一任財政部長。道指漲幅在消息公布後擴大超過400點,其中波音公司漲幅超7%。美國防疫類科技股下挫,是拖累納指回吐日內漲幅的主要原因。成分股中蘋果股價跌超2.3%,公司首席安全官Thomas被指控涉嫌行賄。蘋果股價在113.80美元附近震蕩。收盤價跌2.97%。亞馬遜盤中至少下滑了1.8%,和奈飛一同領跌大盤。儘管如此,美股收盤時,道指上漲327.79點,漲幅1.12%,本月有望成為自1987年以來表現最佳的月份。標普500和納指漲幅分別為0.56%和0.22%。公司方面,美國向Uber和Lyft授予交通合同,使得這兩家公司的股價盤中上揚。而由於券商強勢看好,電動汽車和中概股迎來大漲。特斯拉股價盤中漲超7%,創下歷史新高。收盤價521.49美元每股。開心汽車漲50%,理想汽車漲14.3%。小鵬汽車漲超30%,最高觸及70.17美元,盤中市值超過515億美元。歐股早盤時,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宣布其候選疫苗可預防平均70%的冠狀病毒病例,提振了交易情緒。BP和荷蘭皇家殼牌等石油天然氣類股領漲大盤。英國航空、勞斯萊斯等公司的股票也表現不錯。此外,德國和歐元區11月製造業PMI高於預期。但法國和英國的11月綜合PMI均創新低,投資者交易情緒非常謹慎。收盤時,歐洲三大股指小幅收低。在過去的這個周末英國和加拿大籤署貿易協議,包括對98%出口至英國的加拿大產品免除關稅,英國經貿朋友圈繼日本後再度擴容,推升英鎊匯率,兌美元來到1.33以上。金屬市場上,經濟面消息利好加之疫苗研發進展顯著,削弱了投資人對黃金的避險需求。金價短線跳水20美元,COMEX12月黃金期貨收跌1.85%,報1837.80美元/盎司。國際油價受經濟面需求的提振出現反彈,紐約1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貨收報43.06美元/桶,漲幅1.51%。國際布倫特油價上漲2.45%,報46.06美元每桶。此外,因美元走強,銅價周一從上周五觸及的29個月高位下滑,但策略師認為銅價仍有可能走高。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重磅!廣電總局出手,李佳琦、薇婭們要被「重點管理」了

「太空巴士」變「太空貨車」!央視揭秘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貼上就能信號滿格?!這張安在你手機上的金屬片,背後原來有貓膩→你中過招嗎?

這種車,未來或大降價!價格僅現在五分之一?行業大咖預測→

好消息!這裡重金招人!本科生獎6萬元、專科5萬元,還有9000多人直接享津貼…

相關焦點

  • 最新資訊:這一巨頭,被指控涉嫌非法收購!或收永久性禁令?消息傳來,市場跌聲一片
    市場對於財政救助談判的進展感到沮喪,此前民主黨方面拒絕了川普政府提出的9160億美元的財政救助提案。同時,兩黨依然糾纏於是否向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救助金。目前國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因為聖誕節後的第二天,將有大約1200萬美國人失去失業救濟金,而聯邦的房客驅逐禁令也將於年底到期,這將導致眾多美國人無家可歸。美股三大股指跟隨消息在盤中悉數轉跌,與經濟周期相關的房地產、公共事業板塊跌幅較大。
  • 資訊 | 蘋果(AAPL)銷量不及預期,股價大跌6.6%
    截至北京時間11月3日凌晨,美股周五收跌,蘋果財報欠佳拖累科技股下滑。投資者仍在評估財報、非農就業數據與國際貿易關係等因素。 截止收盤,道指跌109.91點,或0.43%,報25,270.83點;標普500指數跌17.31點,或0.63%,報2,723.06點;納指跌77.06點,或1.04%,報7,356.99點。
  • 中國概念股周一漲跌互現 樂逗遊戲大跌33%
    全球各地股市上漲,且投資者在等待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於周三召開會議並發布聲明。股價與油價顯示出背離走勢,油價下跌但股市上漲。截至收盤,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報17,977.42點,上漲228.11點,漲幅為1.29%。標準普爾500指數報2,081.19點,上漲27.79點,漲幅為1.3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報4,929.51點,上漲57.75點,漲幅為1.19%。
  • 韓著名女演員的丈夫因涉嫌操縱股價被判實刑!
    近日,韓國演員甄美裡的丈夫李某(51歲)因涉嫌通過操縱股價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被判處實刑2日,首爾南部地方法院對涉嫌違反資本市場和金融投資業相關法律而被拘留起訴的B公司前理事李某判處4年有期徒刑並罰款25億韓元。
  • 日企動態:關西電力總裁為受賄醜聞道歉 公司股價大跌 KDDI選擇愛立信和諾基亞為5G設備供應商
    他說,這些行為發生在7年時間裡,大部分款項已經退還。受此消息影響,關西電力股價大跌6.7%。
  • 涉嫌性侵養女的高管,曾呼籲加大對幼女性侵案的打擊
    「上市公司高管性侵養女」一事在4月9日迅速發酵,涉案人員鮑某某不僅擁有中美兩國律師資格,而且在上市公司中興通訊和傑瑞股份分別擔任獨立董事和集團首席法務官
  • 【三分鐘法治新聞全知道】「95後」行賄5名國家工作人員獲刑!行賄手段很「時髦」……
    因涉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目前4人被刑事拘留。(法制日報) 2、保姆縱火案原辯護律師被停止執業六個月  廣州司法局近日決定,對杭州保姆縱火案犯罪嫌疑人莫煥晶的原辯護律師黨琳山停止執業六個月。2017年12月21日,在杭州中院對杭州保姆縱火案的開庭審理過程中,黨琳山未經法庭許可擅自退庭。
  • LVMH:股價下跌?是好事!
    LVMH等奢侈品類股票應聲大跌市值一日蒸發超200億人民幣..LVMH不但不怕還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兒! ?這是什麼清奇的思路??LVMH集團財務長Jean-Jacques Guiony:我們在店鋪裡,尤其是巴黎的店鋪嚴格限制顧客能購買的商品數量,就是為了不在歐洲出現平行市場。
  • 米蘭地鐵賄賂案細節披露 西門子和阿爾斯通13名高管被逮捕
    (來源:歐聯網、網絡資料整理等)當地時間6月23日,隨著警方對米蘭ATM公共運輸公司地鐵等招標項目涉嫌貪腐案的偵結,根據米蘭法院主審法官帕斯奎內利(Lorenza Pasquinelli)籤發的拘捕令,義大利稅務警察逮捕了
  • 鑽石價格大跌,別問跌得有多慘
    最近,一貫優雅的鑽石交易市場發生了一起不雅的口角之爭,因此這個問題沒人能回答,鑽石行業也不希望看到這個問題。新冠疫情讓本已處境不佳的鑽石市場的形勢更加嚴峻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鑽石價格的危機實際已經醞釀了很多年,新冠肺炎的爆發讓形勢變得更加嚴峻。現在全球處於封鎖狀態,珠寶店被迫關閉,鑽石礦業公司的股價大跌。
  • 蘋果火力全開,iPhone11一夜淪為「良心價」,網友:十分良心了!
    ☀蘋果資訊頻道是微信裡最熱的、粉絲最多的蘋果類公眾號!這裡蘋果迷的聚集地!
  • 蘋果印度工廠大暴亂,近2000人打砸搶燒
    當地時間12日,印度班加羅爾郊區,由臺灣科技企業緯創資通公司開設的iPhone生產工廠發生大規模打砸搶燒事件。該工廠2000名值班員工中,大部分參與了這起暴力事件。據網上發布的視頻和印度電視臺報導,成群結隊的工人投擲石塊,砸碎工廠窗戶,掀翻並焚燒汽車,破壞生產設備並襲擊高管辦公室,現場一片狼藉。勞工領袖說,印度工人對工資和工作時間不滿。
  • 三星Note7爆炸官方調查結論曝光: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但是這並不能解釋為何國行版的Note7也會發生爆炸,因為國行版的Note7的電池是由TDK旗下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提供的。兩家知名的電池供應商供應的電池同時都出現問題,這樣的情況顯然也不太合理。此前三星的調查也顯示ATL提供的電池沒有問題。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三星Note 7爆炸呢?
  • 馬卡蒂警方逮捕3名涉嫌組織賣淫活動的中國人 行賄10萬被菲警拒絕
    警方逮捕了三名中國公民,突襲了馬卡蒂市涉嫌賣淫的一家機構。嫌疑人——48歲的張勇(zhangyong。音譯);29歲的賴金成元(Lai Jin Cheng Yuan,音譯)和33歲的尹源生(Yin Yuan Sheng,音譯)在馬卡蒂市巴朗蓋波布拉西翁(Barangay Poblacion)冠宗街JKL Bldg. Guanzon Street)的突襲中被抓獲。
  • 涉嫌性侵「養女」高管被西南政法大學解聘
    9日夜間,山東省煙臺市公安局芝罘分局發布案情通報,稱鮑某某涉嫌性侵「養女」案偵查工作仍在進行中。
  • 晉江某知名商場多名高管涉嫌侵吞…
    1.當地市場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雙方暫未達成調解,可能會走法律程序。餘姚市市場管理局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女子要求讓店員和經理向自己公開道歉以及在網上澄清,而一點點方面的負責人表示沒有證據證明是自己的問題,且一點點上海總公司決定起訴該女子。目前,雙方還在約定籤署中止調解協議的時間,在此之前可能進行再次調解。
  • 股價將遭洗劫?
    據外媒報導,這架UA 3411在起飛之前,機組員就在登機門前通知「座位超賣」,並向當日乘客提出價值400美元的抵用券補償,但當時並未有人自願放棄機位。另外兩名夫妻拒絕下機,丈夫表示自己是醫生,第二天有預約病人所以要趕到醫院,必須乘坐這趟航班,並稱要聯繫律師。 交涉無果後,空乘呼叫了機場保安,將其暴力拖拽下機。這名亞裔乘客先是被從座椅上拖拽到地上,接著被兩名工作人員拽著手臂在地上拖著出了機艙。
  • VOA英語:美國和英國打擊企業國外行賄力度最大
    一份新報告將美國和英國列為最積極執行旨在阻止企業在國外市場行賄的規定的最大出口國。該報告發現,其它許多國家都幾乎未採取任何行動制止行賄。The study comes from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the Berlin-based anti-corruption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