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車數量的急劇增加
也讓相當一部分老小區產生了
電動車亂停放及電動車頻繁被盜的雙重問題
而近日清澗新村第三小區卻號稱
找到了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
一起去看看吧——
↓↓↓
小區內多處存在的隔間搭門
「要說到這個防盜神器,還得從這次的無違建居村說起。我們小區在摸排違建中,發現有多達21處的違建類型屬於隔間搭門,也就是居民在兩棟樓宇之間的夾縫中私加鐵門,鐵門裡面用來放置三車(電動車、自行車、助動車)。在居委會上門約談拆除違建的時候,多數居民表示願意配合拆違,但同時也提出了電瓶車無處停放以及停放不安全的擔心,他們希望居委會能夠幫助他們先解決這兩個難題。」清澗新村第三小區黨支部書記劉海清介紹到。
居民口中的問題確實存在已久:清澗新村第三小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末,由動遷房和商品房組成,裡面居住著1500戶居民,屬於人口、小區面積都比較大的老小區。
小區雖然也有一個地下車庫和一個地面車庫,但隨著小區人口及車輛的逐漸增多,原本就不大的已有車庫早已無法滿足居民的停車需求,所以也就造成小區內電動車亂停放現象的產生。而有些居民為了防止「三車」被偷,又衍生出了佔用公共空間隔間搭門的的違建現象。
停得滿滿當當的小區車棚
一方面要拆除這些違建,一方面也確實要幫助居民們解決車子的停放及安全。這可難住了劉海清及其他居委幹部們。
「很多事情的發生就是這麼的奇妙,有一天,我坐在辦公室的窗前,看著窗戶上的一個老式鎖杆竟發起了呆,我當時突然閃過一個靈感:窗上加這個鎖杆是為了更牢固,也是起到更加保險防盜的功能。原來他們安裝門的夾縫其實也是個挺小的三面封閉的區域,是不是也可以利用這個門窗的窗鉤和插銷,形成可以調節的鎖杆,從而防止電動車被盜呢?」劉海清說到。
在心裡反覆比對了多次之後,劉海清決定將這個想法告訴街道聯絡員,在大家都覺得可行,並徵得幾戶居民同意後,居委幹部們帶著施工隊隨即開展了試點。沒想到居民們反響也都很好,紛紛說道:這樣既幫我們解決了停車問題,也順帶解決了防盜問題,我們挺滿意的!
「我自己也沒想到,一個瞬間的靈感,既能完成拆違的目標,讓小區更加美觀,還能解決居民們原先所擔憂的問題,而且這樣的簡易鎖杆製作費用也很便宜,這樣一舉多得的實踐真的挺讓人開心的。」劉海清欣慰地說到。
這樣的簡易防盜車鎖杆
你想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