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1月22日訊 如今,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提高銷量,營銷方式是五花八門:微信掃一掃,免費領禮品,也是當今非常盛行的一種銷售手段。哪知,市民劉小姐在掃了商家提供的二維碼後,居然被商家盜用了微信號。
幾天前,劉小姐在新北區萬達廣場附近逛街時,被一促銷人員拉進一日用品百貨店。商家表示,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得到一份精美禮品。劉小姐也沒有多想,就按照商家的要求進行了掃碼操作,拿了商家贈送的禮品後離開了。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劉小姐離開後,商家立即通過後臺操作,私自登錄了她的微信號,同時以劉小姐的名義編輯了一條營銷廣告,發給了她微信裡的所有好友。之後,便不斷有好友給劉小姐發信息,詢問廣告的真實性。劉小姐看到商家以她名義群發的營銷廣告後十分惱火,更擔心領導、同事誤以為自己改做微商,不得不發朋友圈解釋,同時對商家能私自登錄自己的微信感到後怕,隨即向我市12315投訴。
經新北區市場監管部門接訴調解,商家承諾停止此類營銷活動。
為什麼掃一個二維碼就會群發廣告?有專業人士表示,只要通過一種「微信裂變」軟體,就可以讓用戶掃碼後自動給其好友群發消息,這種軟體在網上能夠隨意買到,價格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工商部門提醒,雖然掃碼在生活中帶來很多方便,但也要謹慎對待。不少犯罪分子通過各種方式誘導受害者掃描自己提供的二維碼,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登錄預設網站後自動下載木馬病毒,導致個人信息、網銀密碼被竊取。市民面對掃描二維碼打折優惠促銷等活動信息,要提高警惕,不要見「碼」就掃,應當下載通過「誠信App認證」的安全應用。尤其對需要實名註冊又不了解的二維碼,更不能隨意掃描,不能貪小便宜吃大虧。
同時,市民一旦發現微信突然自動退出或無法登錄,要小心銀行卡的錢通過微信支付被盜。平時要保護好自己的銀行卡、身份證信息,以防萬一。
(莊奕 肖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