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他們採訪別人!今天,C位留給他們!

2021-02-26 昌吉日報
昌吉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海軍 報導:11月8日,昌吉州新聞戰線慶祝第21個中國記者節活動在昌吉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舉行。

昌吉州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翠玲參加活動並致詞。昌吉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龍 攝

昌吉州黨委高度重視新聞輿論工作,不斷加強和改善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先後組建了州縣融媒體中心、昌吉廣播電視臺、中國昌吉網,成立了昌吉州新聞工作者協會。疫情期間,廣大新聞工作者不懼風險、盡銳出戰,在報臺網微端推出防疫稿件5.5萬餘篇,凝聚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恢復生產的強大力量。

圖為昌吉州新聞戰線慶祝第21個中國記者節活動現場。昌吉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龍 攝自治州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翠玲參加活動。她要求,昌吉州新聞工作者協會團結服務好廣大新聞工作者,打造名副其實的「記者之家」。全州廣大新聞工作者要牢記「48字」職責使命,推出更多有思想、有品質、有溫度的新聞作品。各級宣傳思想部門要堅決扛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政治責任,培育打造一批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

圖為州領導為昌吉州新聞工作者協會授牌。昌吉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龍 攝

圖為第十五屆「昌吉新聞獎」頒獎現場。昌吉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龍 攝活動現場,李翠玲等州領導為昌吉州新聞工作者協會授牌,向第十五屆「昌吉新聞獎」的30件優秀作品作者、昌吉州新聞戰線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獲獎選手頒獎;通報了第30屆「新疆新聞獎」昌吉州獲獎情況。

大家一起觀看了新聞記者編輯們排演的精彩節目,致敬新時代、致敬新聞人。

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立新、副州長鮑永生、州政協副主席巴哈提參加活動。

昌吉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茜 報導:11月7日,由州黨委宣傳部主辦的昌吉州新聞戰線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在昌吉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舉行。圖為昌吉州新聞戰線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現場。實習生 許樂攝當天上午,來自州直和各縣市新聞戰線的9名記者編輯走上演講臺,用一個個情真意切的新聞故事、一段段震撼人心的傾情記錄,向現場的媒體同仁和觀眾分享了他們親歷、親見、親聞、親為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示了全州廣大記者編輯隊伍的良好風貌和價值追求,傳遞了媒體人的正能量,也讓榜樣的力量更強大、先鋒的光芒更耀眼。圖為昌吉州新聞戰線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頒獎現場。昌吉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龍 攝
經過評比,昌吉日報新媒體編輯李煒玢講述的《我們也是戰士》獲得比賽一等獎。此前,在自治區新聞戰線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中,昌吉日報新媒體部主任李雲輝獲得一等獎。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即可跳轉連結)

來源:昌吉日報

編輯:李丹

校對:段莉

責編:李煒玢

審核:李雲輝

新聞熱線:2881100

合作電話:2343163

投稿郵箱:cjrbs@sina.com

相關焦點

  • 今天的頭條,留給六合的他們...
    沒有人天生是英雄,只是因為有人需要他們便選擇把危險,擋在自己身前他們,是六合區可愛的守堤人,他們,一起在六合這片土地上奉己之力
  • 今天,讓他們上頭條!
    風雨無阻是他們的常態人間冷暖是他們的關切去偽存真是他們的初心他們是記者今天是第二十一個記者節>我們把頭條,獻給他們!脫貧攻堅她們紮根到田間駐村採訪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感受扶貧工作的難點、痛點>他們就會到哪裡
  • 今天,C位屬於他們!
  • 今天,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
    看到一直蹲著的鐘南山,病人們以為鍾醫生丟失了什麼東西,卻不知,他正在尋找解救他們的妙方。也是從那個時刻開始,鍾南山就走上了研究呼吸系統疾病的道路。5.白衣為甲,披荊斬棘厚重的防護裝備遮住了他們的面龐,留給世界的只有最美的背影。這大概是他們今生最難忘的除夕,雖然他們沒有立生死狀,沒有驚天動地,但是卻一直在堅守。沒有床,沒有座椅,他們連身上的防護服都沒空脫掉,爭分奪秒地在與死神搶人。
  • 今天,請把朋友圈留給「最美」的他們!
  • 是他們,溫暖了今天的臘八節.
    恰逢今天是農曆的臘八節,志願者給來往的群眾送上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給人們在寒冷的冬日裡帶來暖意。義診吸引了金清鎮及周邊的群眾前來就診,上午9點,經過簡單的準備,醫生們開始了今天的義診。排隊就診的老百姓們就已經熙熙攘攘,平日裡寬敞的會議室,今天也變得格外擁擠。
  • 比爾蓋茨:不留錢給子女,也不會讓他們潦倒
    科技業巨擘微軟公司(Microsoft)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貴為全球首富,身家約856億美元,卻承諾死後將捐獻幾乎全部財產給慈善機構,而不是留給子女。「對孩子們來說,擁有巨大一筆財富並不是一件好事,這會扭曲他們本應做的,改變他們未來的道路。」蓋茲說。然而這位商業巨頭24日接受「英國早晨」(This Morning)採訪時也表示,他們的財產仍能得到保障,並補充說:「他們永遠不會到窮困潦倒的地步。」他說:「孩子們會接受很好的教育並得到一小部分的錢,但他們需要出去自己開拓事業。」
  • 李坤城:有古董留給林靖恩,網友:你自己吧
    李坤城:有古董留給林靖恩,網友:你自己吧!娛樂圈向來都是不缺資源的,因為在這個圈子有很多著名的演員和明星。但是這個圈子裡面也有很多的明星,都不願將自己的事情分享給別人,每當他們談戀愛或者結婚的時候,都是選擇低調的隱瞞此事。對於那些愛八卦的粉絲們自然是不想錯過這勁爆的新聞。在娛樂圈中也有瞞得滴水不漏的明星,也有很高調秀恩愛的。
  • 聽聽他們的體驗……
    ——為了這個問題,對5位在日本長住的華人朋友進行了一下小採訪。這些華人朋友中有獲得永駐權的,也有選擇歸化了的,還有一些是沒有取得永駐但一直在日本工作生活的。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分別在中國和日本生活了相當長的時間,屬於對此問題有發言權的那類人。
  • "真漢子將生命留給別人":美國華人小英雄蓋國旗軍禮下葬!
    "他能夠做到在危急的時候,將生命留給別人,將死亡留給自己,在我看來,是大善行為,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這個小孩能做到這一點,很了不起。""司馬遷當年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他就是重於泰山的那種,把生命留給別人,把死亡留給自己。"美國西點軍校追授王孟傑錄取通知書。王孟傑曾經夢想入讀這所著名學府。
  • 「人家北京機場都讓帶」我特意採訪了首都機場的安檢員,他們居然這樣回答我......
    今天狗哥特意採訪了幾位在首都機場安檢崗位工作的朋友們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 (機務背鍋俠手機殼)@首都高圓圓,開機員 狗哥:採訪你一下,旅客都說你們首都機場啥都讓帶,是真的嗎? (超級英雄之安檢俠手機殼)@首都小仙女 狗哥:採訪你一下,旅客都說你們首都機場啥都讓帶,是真的嗎?
  • 他們是「擺渡人」
    韓冷攝/光明圖片那些手握方向盤的人,那些奔波在社區裡弄的人,那些佇立在馬路中央的人,那些勞作在晨曦薄暮中的人……儘管形象有些模糊——口罩遮住了他們大部分面龐,但每一張背影都讓人感到可敬可親;雖然不知道他們姓甚名誰,但我們知道他們這樣付出是為誰。如果說疫情是橫亙在冬天和春天之間的一條河,那麼,他們是一群「擺渡人」。
  • 楊曉川RealTalk:他們不選我是他們的損失
    你愛吃辣,他不愛吃辣,這東西你不能夠就是說講別人講得不對。他們怎麼想我怎麼看我。這些都不重要。我只享受我做音樂的經過。」接受《腔調RealTalk》採訪他Keep Real,首度回應一些網友的質疑,表達了自己對製作人吳亦凡的真實想法:「我想要澄清一點就是說:我講那句話之後,在這個禮拜六我也沒有被選入戰隊。不是我要故意要講他的好話想要得到他的認可。
  • 今天,徐州為他們塑像!
    徐州好人園自建成以來,已有7批27位好人塑像入園,今天,好人園又迎來三位好人!
  • 超級朋友圈: 北京孩子在美國電臺採訪華人 他們都問啥?他們又怎麼接招?
    今日朋友圈大來賓:8位來自北京夏令營的小記者(鄭開心、鄧睿寧、李帥、陸雨桐、段奕凡、王婧聞、盧欣怡、王宜冉)在美國中文電臺當小主持人,自己主持節目。北京小記者美國電臺採訪灣區華人最深入的分析最客觀的評斷
  • 今天,南充廣播電視臺官方微信公眾號實名制為他們打call!
    那麼問題來了,今天是,難道以前就不是嗎?(再次重申,不接受任何質疑)以前我的崇拜僅限於口頭上,毫無用武之地,而今天,我終於可以為他們做點什麼了!沒錯,我們臺2位優秀主持人參加了本次第四屆創綠活動子活動:四川省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十佳主持人大賽2位主持人分別是: 賀  彬
  • 紫荊雜誌社採訪團蒞潮採訪
    導讀:9月14日至15日,紫荊雜誌社社長、總編輯劉偉忠帶領採訪團一行7人蒞潮採訪,為編寫潮州文化特刊做準備。據了解,隨著潮州文化的發展以及宣傳力度的加大,潮州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在全球擁有眾多讀者的紫荊雜誌社,此次也將焦點聚向潮州,準備推出潮州文化特刊。在潮期間,採訪團分成多個組,分別採訪市僑聯、市文化部門領導,採訪潮州文史專家、非遺傳承人,還親身體驗潮州旅遊文化、飲食文化等。屆時,文化特刊將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潮州文化,還將介紹潮州籍海外名人的成就以及對家鄉的貢獻等。
  • 溫州一家人 | 他們的家庭雖平凡,但他們卻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讀完這篇故事,讓我們為他們點讚!
    在人生大事面前,他們都選擇了「匆忙」。他們匆忙地來回在家庭、親人、朋友之間,卻長久地駐守在了工作崗位上。2014年,兩人的女兒施露瑤降生,而今正在幼兒園讀小班。難得閒暇時,夫妻兩人總會帶著孩子奔波在車站之間,探望雙方父母。由於工作繁忙,留給夫妻二人享受溫馨家庭生活的時間並不多,但是兩夫妻融洽的相處使他們的家庭生活成了歡樂的傳遞,趣味的延伸。
  • 記者手記:直擊「紅區」,他們仍在拼盡全力……
    為了拯救這位老伯伯,同濟醫院和上海華山醫院的21位頂尖專家聯合會診,決定為老人實施截肢手術。幾位頂尖專家平日1小時的手術,花了3個小時。採訪完幾位參與手術的醫生後,骨科的兩位主刀醫生剛好要去查房,我也有機會和他們一起進入「紅區」,並且是最危險的「插管ICU」。進入ICU,我體驗了穿全套防護服。
  • 市婦幼200多個車位留給患者!醫院員工們卻選擇……
    為緩解患者就診停車難問題,欽州市婦幼保健院推出一項暖心舉措:向全院幹部職工發出「把車位讓給患者,把方便留給他人」的倡議。1、把新大樓地下一、二層停車場的全部車位讓給患者。2、職工儘量請步行或選用自行車、電動車、乘坐公交車等綠色交通上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