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林鎮,G351國道,大畈村路口。一頂十方小帳篷,一面星火紅旗,帳篷內一張簡易小床,幾張塑料凳,路口還有一個「手動抬杆」,這裡是楓林鎮大畈村防疫「前線指揮部」。
手動抬杆前,一對夫妻開著三輪車,帶著一個小孩,小孩面有菜色,似乎有點不舒服。值守卡口的幹部正在跟小孩父母進行著交談,而大畈村支書正在打著電話,像是在聯繫著誰。不一會,一位面戴口罩、身穿白色防護服的中年大叔騎著一輛藍色摩託車滿面風塵的趕來,支書看到立刻迎了上去。經過簡單的交談後,這位中年大叔先行離開,年輕夫妻也開著三輪車掉頭跟去。
等到他們都走遠,大畈支書柯瑞尊才有時間坐下稍作休息。經了解,剛剛的小孩是有點不舒服,父母想送他去鎮衛生院。
那他們為什麼又回去了呢?
柯瑞尊支書說,他們的小孩子不發燒,就是有點不舒服,但到村衛生室找不到村醫,因為現在村醫正跟著其他村幹部在對村民測體溫。我覺得,如果小孩子不是發燒發熱,最好還是不要到醫院去,衛生院病人多,小孩子免疫力也差,還容易被其他病毒感染,我就通知村醫先趕過來,看能不能先在村衛生室看下,如果解決不了再去鎮衛生院。特殊時刻,既要防範疫情,又要服務群眾,如何兩全其美,也是個「技術活」呢。說完,他自己就笑了起來。
大畈村是典型的路邊村,靠著G351國道,他們值守的卡口既是大畈村的主要進出口,也是下洋片近萬人的主要通道。現在,這個卡口也成了大畈村防疫「前線指揮部」,而柯瑞尊支書也已經在這個小小的「行軍帳」中過了數夜了。關於值守的問題,柯支書表示,「村裡不是沒有年輕人提出來守卡口,我想了很久,決定還是應該由我來。現在防疫是頭等大事,病人救治不用我們,集中隔離不用我們,那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守好卡口。要在控制人員流動的同時,既要做好日常生活物資供應,又要方便群眾看病就醫,年輕同志經驗少,把握不好度的話很容易引起矛盾糾紛,在這方面,『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不是白講的。但話說回來,這是最辛苦、最危險、也是最重要的地方,我作為支部書記,我不來誰來?」
村醫騎著摩託先行而去,年輕夫妻抱著孩子慢慢調轉了車頭,也跟了上去,臨走前柯支書還不忘叮囑他們,有什麼情況一定要立即報告,解決不了的大家來幫他想辦法。
看著迎風招展的紅旗,看著村醫絕塵的背影,我想起了前天的雪。那是2020年的初雪,大疫中的雪並沒有往常時的新奇勁,一夜過後,殘雪未消,喜鵲卻已立在枝頭鳴叫,像是寒冬的守夜人,更是黎明的先行者,「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在此僅以此詩向他們致敬。
臘梅枝頭雪未消,早有喜鵲話梅梢。
正是漫道星星火,更有楚地白衣飄。
星火一點護家園,白衣三尺志氣高。
願化韋陀執寶杖,前驅瘟神後斬妖。
請加QQ/微信:38651813
(信息發布、意見建議、獲取信息、問題解答 )
www.435204.com
他們都轉發了這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