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東地區以生產石油而聞名世界,因此中東石油大國,也是西方眾多國家極力拉攏的對象,其中就包括美國和英國。畢竟一個國家的發展就離不開石油,畢竟這一資源素有「工業血液」之稱,甚至可以說美國軍方發動中東戰爭,最終目標就是為了獲取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因此讓美國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最終成功控制了伊拉克。
那麼將時間推移到1991年,當時的伊拉克和科威特以及沙特是中東地區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但因為伊拉克加快了發展步伐,即便每天有大量的石油從本國港口出發,出口到世界各地,但對於伊拉克而言依舊是杯水車薪。為此不得不向科威特貸款,因此這也為伊拉克向科威特發動戰爭埋下了禍根,由於當時伊拉克看中了石油市場的巨額利益,因此決定要將科威特境內的石油佔為己有。
隨後便舉兵入侵了科威特,然而伊拉克的真正目的,是為了不向科威特償還債務,但沒有想到的是,最終美軍會聯合英國、沙特等國共同打擊伊拉克,最終導致伊拉克以失敗收尾,同時也給了美國軍方日後向伊拉克動手的藉口。要知道當初美軍攻打伊拉克,除了指責伊拉克境內藏有化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伊拉克當初阻撓美軍的進攻步伐。
根據資料記載,伊拉克軍隊在多國軍隊的打壓之下,步步後撤,甚至知道自己最終無法打贏這場戰爭之後,特意將科威特境內的數百口石油井全部燒毀,因此造成了中東地區環境無比惡劣,甚至為了阻撓美國海軍登陸,打開了海島石油管道的閥門,導致500噸石油直接流入了波斯灣,因此讓美軍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因此導致原本環境就十分惡劣的波斯灣,大量魚類直接死亡,可以說這是薩達姆在位以來最大的手筆。直接讓整個波斯灣都受到了「懲罰」。也可以說這也是薩達姆為自己的倒臺,提前埋下了導火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