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酷暑難耐
很多大小朋友都喜歡去泳池或海邊遊泳
即便不會遊泳的,套個遊泳圈
在清涼的水中泡著,看著也挺好
但有時候,一不小心遊泳圈會變成「奪命圈」!
2017年5月16日,在山東煙臺招遠一家兒童遊泳館內發生一幕慘劇。孩子帶遊泳圈在泳池中溺水1分多鐘,直至奄奄一息才被救起。現場監控視頻在家長圈中火速被轉。
➤湖北男子套遊泳圈嬉水仍溺亡
2016年8月1日,湖北荊門一男子在水庫嬉水時溺亡。據男子同伴稱,當晚,他們在附近水域遊玩,因為不會遊泳,特意套著遊泳圈。可沒多久,男子突然溺水很快沉了下去……不少當地人表示,儘管知道水庫危險,但是萬萬沒想到套了遊泳圈,人還是沒了!
2016年7月,江蘇的李先生帶孩子去遊泳館時遭遇驚魂一幕,套在3歲寶寶身上新買的遊泳圈竟然漏氣,導致孩子在水中不斷起伏,孩子的頭數次被泳圈壓得沒入水裡。所幸李先生救助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以上教訓告訴我們:遊泳圈≠救生圈!因為我們平時用的五顏六色的遊泳圈,其實很多都只是玩!具!
遊泳圈雖然跟救生圈都是圈,但卻有著本質區別——救生圈是起救生作用,它具有很多附屬功能;而遊泳圈被定義為水上玩具,執行的只是玩具標準。
與真正的救生圈相比,遊泳圈重量太輕,很難準確投擲,容易破損漏氣,抗壓能力很差,極易爆裂;塑料表面遇水溼滑,較難抓握。
市面上的充氣式圓形遊泳圈,圖案多樣,售價多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然而,這類遊泳圈上面標有的禁止事項、使用事項等卻無人細看!上面通常會標明:僅作為戲水玩具而非救生器材、需要大人陪同、忌尖器劃碰等安全提示。
真正的救生圈是這樣子的↓↓↓小夥伴們認準啦!
△根據國家強制標準,救生圈顏色應為橙紅色,有四個逆向反光帶以及可浮把手索。
△遊泳圈只適合在遊泳池的淺水區域使用。
△如果到深水區、水庫、海邊遊泳的話最好使用救生圈,因為一旦遇險可保證不會下沉,為救援爭取時間。
普通遊泳圈、浮板還有救生衣等都是輔助遊泳的工具,那麼,這些工具具體適用於何種情況呢??央視做了各種遊泳圈的詳細測評↓↓↓
那選好了種類,該如何正確選購遊泳圈?這些知識點你要get!
拒絕「三無」產品 認準3C認證
購買遊泳圈時先要看遊泳圈是否標明生產廠家、廠家地址聯繫方式、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是否有3C認證標誌。
選材質較厚、顏色鮮豔的選擇接縫處平滑,材質較厚、顏色與水面形成鮮明對比的遊泳圈;面料上要選擇柔軟、有彈性的泳圈。
多氣囊更安全購買遊泳圈時可選擇多個氣囊設計的產品,並有單獨的充氣嘴,這樣即使其中一個氣囊發生漏氣,也能有足夠的空氣承託。
刺鼻氣味的不要選注意遊泳圈是否有刺鼻的氣味,有些遊泳圈可能使用劣質塑料製作,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
請讓你關心的TA知道
玩水避暑安全第一!
話說回來,這天也實在太熱了!
這些天,老天爺一定是種了太多向日葵,來不及收陽光。今天一大早,上海的高溫橙色預警又來了!
今起3天,氣溫仍有可能接近或超過40度,所以不排除橙色預警再次升級為紅色預警的可能。請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
今天還是大暑節氣。「大暑」表示炎熱至極,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
由於上海已進入了高溫不退燒模式,晨報君在此獻上一些小貼士哦:
夏季人體水分揮發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時身體已是缺水狀態。
外出時,要做好防曬工作,戴太陽鏡、撐遮陽傘、穿透氣性好的棉質衣服。
空調溫度不要開得過低,室內外溫差太大也會導致中暑哦~
來源|廣州日報、中國天氣網等
編輯 | 顧煒
給晨報君加油↓點個再走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