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春節,突如其來的病毒,仿佛把人們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我們與書為朋,以作業為友。在電視、網絡上了解疫情,希望病毒早日被消滅,我們可以重新回到學校。
過年的一個早晨,我還沒有起床,就聽見「咚咚咚」的敲門聲,爺爺開門一看,只見戴著口罩、穿著志願者衣服的人在門口,「你好,我們是社區工作人員,你家有從武漢回的人嗎?如果有請及時上報,另外,請配合我們的工作不要出門」。爺爺說:「沒有,謝謝你們,我們一定會配合的。」疫情期間,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還上門為我們發放口罩,通行證,每天用環保消毒車給小區樓梯、院子消毒,測量體溫,代購生活物資,保證了居民的健康和基本生活需要。
我們家住在中醫院旁邊,從窗戶望出去,數十輛救護車來來往往,穿著嚴密防護服的醫生、護士,忙碌的身影,是最美麗的鎧甲。媽媽告訴我:從貴州來的醫療隊,盡最大的努力把最好的設備帶過來了,支援大軍們過年期間背井離鄉,不能和家人團圓,把小孩託付給老人,為了病人,迎難而上,守護安寧。
春晚中臨時調整增加了一個節目《愛是橋梁》,白巖松說:「我們在過年,你們卻幫助我們過關」,聽了這段話我很感動,他們的話給武漢人民,給醫護人員打足了氣,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
我的爸爸就是抗疫中的一員,從疫情開始沒有休息過一天,風雨無阻,每天早出晚歸,配合花湖鎮開展返鄉人員登記、消毒、值守等工作。我說:「爸爸,你真辛苦。」爸爸說:「比起那些醫生,護士來說,他們才是英雄,我這點辛苦不算什麼,有國才有家,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戰勝病毒。」
像爸爸這樣在疫情第一線的英雄還有很多。有一支特殊的隊伍,我並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場中,在災難面前,他們沒有恐懼、沒有退縮,默默逆行而來,默默疲憊而去,創造了短時間內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奇蹟,讓更多的患者早日住進醫院,得到治療。
隨著持續的疫情,越來越多的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紛紛行動起來,慷慨解囊,伸出援手,踴躍捐款、捐物,將點滴溫暖匯成大愛江河,給社會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
還有維護秩序的警察叔叔、堅持值守的工作人員……,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盡著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要向這些英雄學習,以他們為榜樣,做一個有愛心,樂意去幫助他人的陽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