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
地鐵成為一個讓我期待的地方。
或許是因為,別人坐地鐵都是為了去一個地方,
而我,
我是為了抵達美好。
你坐過凌晨六點的地鐵嗎?我過去經常坐。
大四實習的時候,
需要每天早上五點半從學校出發,
每天光是地鐵上就要耗費一個小時,
才能差不多八點準時趕到。
凌晨的地鐵,燈光昏暗,乘客稀疏而安靜——
對面坐著的是一個中年人,髮際線向後,
袖口磨白的西裝,儘管有些舊,卻一絲不苟。
抱著公文包,靠著椅背,閉目養神,盡顯疲態。
那時候我還年輕,對步入社會充滿了憧憬,
早上五點起床並不覺得累,更不覺得生活艱辛;
但從那些坐地鐵最早班車的中年男子們身上,
我還是隱約體會到了一絲難以言說的
疲憊、和被生活揉搓過的痕跡。
圖片來自豆瓣用戶@twotwo
(如有侵權,請聯絡後臺刪除)
慢慢地,地鐵坐得多了,
也就看見了許多不同的風景。
你當然遇見過地鐵上那些:
一身正裝、在手機上瘋狂敲字處理工作的白領精英;
一臉冷漠盯著手機上的小說目不轉睛的工薪族;
穿著校服三三兩兩站在門側說說笑笑的初高中生;
相約出門逛街依偎在欄杆旁竊竊私語的小情侶;
成群結隊的大叔大媽遊客團,興高採烈地互相討論著下一站的橘子洲頭有什麼看點;
帶著孩子出門的小夫妻,不得不一直抓緊孩子不讓他滿車廂亂跑;
身上灰撲撲、哪怕有位置坐也會因為怕弄髒乘客而蜷縮在角落的民工大叔…
他們有的冷漠、有的麻木、有的喜悅、有的充滿生機和活力、有的熱情友善,
讓我奇怪的是,為什麼同樣是一段路程,
人們的差異卻那麼明顯?
地鐵2號線上,一個年輕女孩正在捕捉某個打動她的瞬間
在很長的時間裡,
地鐵參與了我的工作、生活,
慢慢地,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上一期話題,我們徵集了「在地鐵上遇到的有趣的人」,
其中有一個來稿中提到的畫面
讓我格外感動。
昨天下班,在地鐵上遇到一個年輕的姑娘。車廂坐滿了,她倚靠著扶手。也許她是舞蹈演員?又或者學校舞蹈社在排練?或者乾脆,她只是正在學習跳舞?總之,她帶著耳機,旁若無人地用輕微的肢體動作一遍又一遍複習著舞蹈動作,那種專注的神態,讓人覺得分外可愛。
我想,心中有美好和熱愛的人,才能展現出這種蓬勃的生機吧。看到這樣的景象,即便工作了一天很勞累,也頓時覺得生活充滿了希望。
是的,心中有美好,有熱愛,
才會有生活中飽滿的活力。
當你對生活充滿激情和渴望,
每一段路程都是你尋求美好的中轉站。
熱愛工作的人才會在上班路上不覺得煩悶;
熱愛生活的人才會對身邊的人和事充滿好奇;
熱愛學習的人才會孜孜不倦地探索;
而這一切,都是他們放下手機,
去張望身邊的世界,去探索未知的美好,
去展現自己旺盛的生機和活力的原因。
去擁抱美好,擁抱熱愛吧。
抵達美好的路,一直就在腳下。
當我們凝視深淵,深淵將回望我們;
那麼如果我們凝視天堂呢?
天堂同樣會回望你。
前段時間一個新聞裡提到,兩位乘客因為在地鐵內進食起衝突,甚至驚動了警察。
在地鐵裡吃帶有濃重氣味的食品自然是影響他人,不過是否因此完全否定和拒絕在地鐵裡吃東西的行為呢?你們怎麼看?期待你們的回覆,我們將抽取有代表性的回答,下周一和大家分享。
祝大家新的一周工作生活愉快,希望你們的下一站都是美好光明。我們下周一,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