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搶紅包」成為微信、微博、QQ群等社交網絡中流行的遊戲,而隨著新春佳節的到來,「搶紅包」更是日漸火爆。「搶紅包」演變成全民的娛樂狂歡,儼然成為了新春佳節的「新民俗」。這個春節,您搶了多少?對這電子化的「紅包」,您又怎麼看呢?
印象中,以前過年最開心的就是穿新衣、放鞭炮、拜年收紅包了,而如今,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微信紅包、支付寶紅包、微博紅包等網絡紅包變得更有時代感。這個春節,您用手機搶紅包了嗎?
手機紅包:距離拉近了 還是疏遠了?
虧也好,賺也罷,大部分接受採訪的市民都表示,過年搶紅包,圖的就是個喜慶和高興。「搶了多少紅包」這句話,也跟「恭喜發財」一樣,成為過年間互相問候的最新用語。移動網際網路方便快捷的應用方式,使得團聚不再可望不可即,隨時隨地發放的紅包,跨越了地理距離。不過,親朋好友過年相聚,可別因為盯著手機搶紅包太投入而適得其反哦。
手慢搶不到 怪我咯?
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針對這場全民狂歡的「紅包」大戰,如何快速高效地「搶紅包」呢?
開掛啦?真的開掛了?
哎!您還真別說,搶紅包開外掛,還真不是新鮮事兒。打開手機應用市場,搜索「紅包」二字,出現的應用軟體數不勝數,隨便一個都有過千的下載量。不過,雖然這些這些所謂的搶紅包「助手」「外掛」都號稱可以讓你輕鬆搶到紅包,但記者下載了不少這樣的手機應用,打開後卻發現,大部分都是小遊戲,而且不斷地推送各種理財產品或是遊戲的廣告,和微信和支付寶搶紅包壓根兒沒半毛錢關係。有些遊戲需要你自己充錢才能搶,搶了所謂的「紅包」,想「提現」的時候,卻蹦出要求你先給這款應用好評才行;有些遊戲告訴你搶到的紅包還不夠多,不能提現,也不告訴你搶多少才能提現;更有甚者,連搶紅包規則都要先輸入手機號碼等信息註冊。再看看這些應用的評論,雖然有些評論宣稱應用好用,真能搶到紅包,但大部分用戶的評論卻都是大呼上當,跟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啊!
下載「外掛」神器 小心中了招
這些應用看來是噱頭,但也有市民說,也有貨真價實的「外掛」。用了這神奇,在無人值守的狀態下,在後臺就能秒搶紅包,有的甚至還包括自動回復感謝語等功能。如此「越俎代庖」的應用軟體會不會存在風險?真正的「開掛」搶紅包,您又會不會去安裝使用呢?
違規使用「神器」 警方依法查處
根據媒體報導,廣州警方曾打掉一個以出售微信「搶紅包神器」為幌子的詐騙團夥,他們謊稱用「神器」可控制搶到紅包的金額,僅一個月就涉及大約500多名事主,金額超過20萬元。
你用「神器」搶紅包 當心「神器」掏腰包
一份來自360手機安全中心的數據也顯示,截止春節前,已經檢測到4000多款手機惡意程序,打著搶紅包的旗號吸引用戶下載。
莫讓「蠅頭小利」 成為「定時炸彈」
這也就是說,僅僅通過註冊登錄的過程,黑客就可以通過預留的程序「劫留」用戶手機中的各種信息,甚至可以暗中發送簡訊獲取到金融機構發來的驗證碼,從而獲得各種金融卡帳號、密碼等信息,後續可能遭受損失的風險會非常大。律師指出,各種所謂的「搶紅包神器」,輕則有虛假宣傳和欺詐的嫌疑,重則有可能構成詐騙,呼籲市民小心謹慎,不要隨意下載這些應用,避免洩露個人信息,蒙受損失。
說到底,搶紅包神器,就是一個作弊器,不僅有違公平的原則,而且還破壞了社交關係中的相互信任,既沒有尊重社交平臺的運營規則和生態,同時也讓搶紅包失去了原來的氛圍和樂趣。大家相聚在社交網絡中已經是難得的緣分,而春節假期與親朋好友的相聚更是難得。開著外掛搶紅包,固然搶到了一些小實惠,但卻缺失了這種參與感包含的親情和友情。要我說,千萬莫讓開掛搶紅包裡的「蠅頭小利」,蒙蔽了娛樂的味道,和過年的初衷。
詳細報導請收看今晚《第一現場》
===感謝關注第一現場===
感恩回饋
幸福都市 第一民生 感恩相伴 回饋觀眾
都市頻道官方電視伴隨客戶端
搖一搖更名「壹深圳」
功能再升級 歡樂不停送!
點擊籤到壹深圳 積分大獎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