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九柑仔店
——文/《溫大青年》編輯部 鄭紫晨
點起平凡的光亮
柑仔店是臺灣雜貨店的稱呼,而用九這一名字,則包含了更多意思。店主阿公說,因為人們需要的東西,十樣有九樣他都有,不叫用十,是不希望太滿,而用九剛剛好;同樣,也是希望柑仔店開得長長久久,人們買的東西也用得長長久久。小小的柑仔店,將一整個村的人連接在一起,他們成為了沒有血緣關係的親人。
其實,這並不是一個複雜的故事。在臺北工作的俊龍,得知在鄉下開柑仔店的阿公昏迷,打算關掉這一家柑仔店。一次拆遷事件中,他重新開始思考起了人生生活的意義,於是回到了鄉下,繼續經營起了柑仔店,順便到真正快樂的事。用九柑仔店的燈,也因此繼續亮了起來。
在接下來的生活中,俊龍找回了友情,收穫了愛情,看似和普普通通的流水劇沒什麼差別,但最大的用心恰恰就在於它的平凡甚至展現的一種「土」。土得,讓人懷念起了以往的生活:小吃攤,鄰裡間的鬥嘴,幾毛錢的糖果等等。而更多的,還有藏在雞毛蒜皮間的幸福、辛酸和領悟。
小小的柑仔店,其實就是一種維繫人們聯繫的存在,是記憶的聚集地。大家會在店前坐著聊天,鬥嘴,講八卦,把每一個平凡的午後都過得充實而愉快。
那麼平凡,是不是意味著無趣和平庸呢?
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一瓶半年才釀好的醬油,應該賣多少錢?一顆九十天才長好的高麗菜,應該怎麼定價?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要定價嗎?
這也是俊龍的疑惑。
不妨把這個問題套用在自己身上想想,我們花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成長,但卻依舊在收穫他人的質疑與否定,就像是那顆高麗菜,用了無價的努力,卻被貼上了五塊一斤的標籤。其實,檢驗這顆高麗菜的,根本不是那個標價,而是吃進嘴裡的人的幸福感。幸福感無價,所以高麗菜無價,那麼幾十億分之一的我們,也無價。
活在無形壓力之中的我,總是會懊悔自己浪費了多少時間,忘記了我追逐的那種平凡的幸福。我忙碌了一整天,不是為了蜷縮在床上抱怨,而是為了舒服地倚靠在欄杆上望著藍天,吹著悠悠的風,和體己人打趣。
我們不要去判斷什麼樣的夢想更高貴,也不要去比較誰的人生更加一帆風順,走好自己的路必須要全神貫注,因為你的幸福也許就在轉彎處。
以上不是為了鼓吹平凡,而是為了讓我們不再羞於追求平凡的幸福。
《用九柑仔店》不是高潮迭起的劇,而是平淡又幸福的劇集。繁忙的生活裡,如果你的心上也亮起了一盞和柑仔店前一樣不會熄滅的燈,我想,你一定也是個和阿公一樣可愛的人。如果沒有,不如像俊龍一樣,先點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