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年悄悄過去留下壓歲錢.
過年節目如此豐富:走親訪友,唱歌喝茶,出門看場電影,或者宅在家打打遊戲.但我們最喜歡的,還是每年雷打不動的收紅包環節,不過以往紅包可能還沒在自己的口袋裡捂熱,就得乖乖交給爸爸媽媽保管了。
我們來聽聽一些小朋友們的原話吧
青銅:
不知道收了多少錢紅包,媽媽說幫我保管,等我上了四五年級再給我自己保管,我要買什麼東西跟媽媽說,她再給我買。
白銀:
媽媽給我開了一張銀行卡,裡面存著我從小到大所有的紅包錢,現在由她保管,我要用錢時跟她申請,取錢,然後記帳。
黃金:
爸爸媽媽給我開了一個帳戶,裡面的錢我自己管理,我把一部分留著自己日常開銷,其餘的在爸爸媽媽的證券帳戶裡投資基金,自己操作自己的錢,自負盈虧,但是目前只接觸基金。
「怕你亂花錢,爸爸媽媽先幫你保管著」,好像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爸媽,都有同一個理由。但許多爸爸媽媽忽略了,如果我們現在沒能學著管好自己的錢,長大了還是會亂花錢,倒不如從紅包入手,親自管理「錢財」,從現在做起,爸爸媽媽以後才真的不用擔心我們亂花錢了。
大數據告訴我們,大部分人每年收到的壓歲錢總金額不超過5000元,而且不同地區差距較大,而上海是妥妥的王者無疑啊!身為青銅的廣東表示:收到一百的紅包能在家裡跳上一整天哪!
在很多孩子眼裡,壓歲錢交給父母以後,它的去向就成了一個迷。調查數據顯示,38.8%的父母不會和孩子商量壓歲錢怎麼用,但也有些家長尊重孩子的想法,會和孩子溝通壓歲錢的使用計劃。那麼,我們的壓歲錢,該怎麼分配呢?
第一部分,消費支出,為自己的日常開銷花錢,比如我們的學習費用,為我們的補習費用出一部分錢,買自己的文具,學會幫父母減輕一點負擔,還可以培養對自己事情負責的責任感。
第二部分可以用來存款,有時第一部分沒用完也能一起存起來。想想每年可以生出利息,我們都忍不住「摸摸消費的頭」,對它說:乖,我就買✖️✖️,剩下的錢一起存了。
存款就需要爸爸媽媽解釋,弄清楚了概念、作用,然後請爸爸媽媽幫忙給自己開戶理財了。
關於未成年人銀行開戶的信息,小將給大家普及一下吧
居住在中國境內16周歲以下的中國公民,應由監護人代理開立借記卡帳戶,出具監護人的有效身份證件以及借記卡使用人的居民身份證件或戶口簿,以及能真實反映監護關係的有效證明。
具體要求:
1.必須要監護人陪同辦理,監護人作為代理人填寫辦卡資料。
2.必須提供監護證明。(出生證明或獨生子女證)
3.小孩和代辦大人的戶口本或者身份證。(小孩和大人在同一個戶口頁最好)
第三部分,按照壓歲錢的數目,請教爸爸媽媽進行投資,或者請爸爸媽媽代為投資,每期告訴自己收益,這部分建議大家在家長監督指導下執行,要聽父母言哦。
剩餘的壓歲錢,我們可以通過爸爸媽媽的指導,用來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比如可以資助有需要的殘疾人、貧困者等等。
壓歲錢可以做這麼多事
快點拋棄買買買一條龍系列吧
你們想好要怎麼「花」好壓歲錢了嗎?
趕緊安排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