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為本地推廣
「第二批1000隻雞已經被預定完了。第三批我訂了2000隻雞仔,今天已經從昆明運下來了,明天就到了。」10月20日,靖西市魁圩鄉那多村谷馬屯黃秋啟手裡捧著肥碩的「鳳凰雞」,臉上難掩喜悅。
看著肥碩的鳳凰雞,貧困戶和幫扶幹部臉上展露笑顏。
靖西市魁圩鄉那多村距縣城70公裡,大多是石山,石漠化嚴重,且交通閉塞生活環境惡劣,是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集團靖西供電公司的定點幫扶村。脫貧攻堅戰總攻的號角吹響後,魁圩鄉那多村大力發展養殖產業。今年36歲的黃啟秋是那多村谷馬屯的一名貧困戶,也是那多村669名貧困戶中的脫貧模範。2019年以前,黃啟秋與朋友一起在雲南省文山市合夥種植田七苗,但由于田七的市場價格很不穩定,導致田七苗的收入並不理想,一年下來的利潤僅有3萬元左右,日子過得很不寬裕。後來因家中母親病重,無奈之下黃啟秋只好選擇返鄉照顧母親,而日子本來就過得不寬裕的家庭再次因為疾病而陷入困境。
幫扶幹部與貧困戶共同探討養殖方法。
幫在「點」上,扶在「根」處。幫助貧困戶發展好產業,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才能走得更長遠。「黃啟秋自身的文化水平很低,很難找到一份相對於比較穩定的工作,在自家門口發展養殖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靖西供電公司派駐那多村第一書記黃海浪說。結合谷馬屯實際情況,他介紹黃啟秋到田陽培訓基地去學習養殖技術,並通過小額信貸的方式籌集到了創業基金,開啟了養殖「鳳凰雞」之路。此外,幫扶單位致力讓「鳳凰雞」形成完整的供銷一體化體系,讓銷路不愁。「供應給收購商家的同時,我們以公司職工小家為平臺,通過購買扶貧產品,在滿足職工需求的同時通過消費扶貧拓寬扶貧農產品銷售渠道,現在『鳳凰雞』已經成為我們公司飯堂裡不可缺少的一道菜譜,供不應求。」對口幫扶黃啟秋的靖西供電公司人力部副主任顏慶旋說道。
養殖場。
脫貧攻堅電相助。為了保證脫溫雞苗的順利養殖,不僅需要掌握好脫溫雞養殖技術,全天候對於脫溫房溫度的管控更是非常嚴格,溫差不能大,溫度過高、過低、忽高忽低都不行,電壓必須要穩。「每一批『鳳凰雞』能順利出售,都離不開供電部門的保駕護航,感謝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黃啟秋說。因嚴苛的養殖條件,黃啟秋將養殖場建在海拔1000米的山坡上。為了讓養殖場能順利用上穩定的電源,供電所工作人員只能通過人工運輸的方式將用電工器具徒手搬運上山,架起「銀線」,送去光明。
幫扶幹部在幫忙餵食雞苗。
據了解,按照市場價25元一斤價格銷售,每一批出籠的「鳳凰雞」都能為黃啟秋帶來2萬元左右的收入,比以前的年收入翻了兩三倍,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來源:百色新聞網
合作、爆料請加小掌微信:412361880靖西掌上通記錄靖西每一天!
一個有溫度的靖西本土微信公眾平臺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