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電視劇《谷文昌》在CCTV-1黃金檔重磅首播!許多網友紛紛在「CCTV電視劇」微博、微信下留言:「聽過一些谷文昌的故事,很期待看到這部電視劇!」「我是東山人,支持並期待電視劇《谷文昌》!」
首播第一集,劉佩琦的真實、接地氣的演繹將谷文昌的人格魅力呈現得淋漓盡致,讓這位可親可敬的人民幹部真正地走進了觀眾心裡,也讓曾經在谷文昌身邊工作、生活過的工作人員和家人備受感動。
「熒幕上的谷書記,讓我回憶起了和他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曾在谷文昌身邊當過通訊員的朱財茂老人說。3月1日晚,他和妻子早早守候在電視機前。「這部電視劇勾起了我對谷書記的思念之情。」朱財茂老人深情地說。
「劉佩琦演的谷文昌,身影真像。」林木喜看著電視劇再現當年穀文昌參加解放東山島英勇負傷等感人場景,不時用紙巾擦著眼裡的淚水。他曾在谷文昌身邊擔任縣委組織部幹事。林木喜說,他要把老書記的好故事講下去,為傳承谷文昌精神多奉獻餘熱。
「我母親何賽玉今年已99歲,平時比較喜歡看潮劇,晚上一聽說首播電視劇《谷文昌》,她心情很高興,也跟著兒子、孫子、曾孫一家四代人一起看。」家住東山縣陳城鎮山口村年近七旬的陳進順說。
山口村以前是聞名的「乞丐村」,後來是谷文昌帶領群眾造林植樹、興修水利,根治「沙虎」,才讓「乞丐村」變成「幸福村」。為了感恩谷文昌的功德,何賽玉每年清明節都要帶著全家人為谷書記掃墓。陳進順說,看完第一集電視劇,母親還在說,「今年清明節一定要再去祭拜。」
「媽媽,太爺爺在哪裡,哪一個是太爺爺呢?」谷文昌的曾孫、今年剛滿3歲的谷鳴稚趣地問。「寶貝,你看,太爺爺在那!」谷文昌的孫女谷宇鳳說。
谷文昌的兒子谷豫東一家,激動地守在電視機前。「對於該劇,我們全家都很期待。劇組拍攝的時候,我們知道,有去看過。這是對父親在東山工作時期一個比較全面的回顧。演員們都是一些老戲骨,能較好地展現當時的情況。等了很久,終於等到首播了。」
谷豫東一家看《谷文昌》,不僅僅是看谷書記的故事,更是兒子兒媳在回憶父親、孫女在對話爺爺,曾孫們在探尋「傳家寶」。「像!瘦瘦黑黑的樣子跟你太爺爺像極了!」谷文昌的兒媳婦楊小雲看著劇中的「谷文昌」對孫子們說道。
隨著劇情的緩緩推進,谷豫東默默地陷入了對父親的回憶。「生活簡樸,不搞特殊化」,這是谷豫東對父親谷文昌最深刻的印象。「父親是長江支隊的隊員,艱苦的革命生涯,鍛鍊了他對黨忠誠的品格。他一生清白持家,對子女要求嚴格,我們5個子女在工作、生活上沒有得到過任何『特殊照顧』,哪怕是政策允許的事,他也不為我們『爭取』。」谷豫東說道。
「我在谷家孫輩裡排名最末。我出生時,爺爺已經離開我們。雖然從未見過,但從小就常聽奶奶講爺爺的故事。如今,從央視一套看到爺爺的故事,覺得十分自豪,同時也感到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因為不能給爺爺『丟人』。」谷宇鳳說。
「當前,抗擊疫情正處於關鍵時期,希望《谷文昌》的播出,能以強大的精神力量,鼓舞信心,激發鬥志,相信我們定能戰勝疫情。」作為基層的一名黨員幹部,抗擊疫情以來,谷宇鳳也一直奔忙於防疫一線,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家風的傳承,需要谷家的後代一點一滴去做。」谷豫東說,「晚上不僅我們幾個在看電視劇,現在所有的谷家後人加起來將近30人,大家本來約好一起看,因為疫情關係不好聚集,便改成在各自小家看。不同的地點,相同的懷念和傳承。」
「我叫谷弘,媽媽說這個名字寓意著繼續弘揚谷家傳統。太爺爺在東山時,帶領幹部群眾,種樹,治沙,克服了很多困難,做了有意義的事情,為我們留下了傳家寶,長大後,我也要做一個像太爺爺那樣的人。」谷文昌的曾孫、年僅10歲的谷弘,說出了所有谷家人的心聲。
(內容來源:東南網漳州站)
鎖定收看CCTV-1黃金檔
走近可親可敬的《谷文昌》!
關注「CCTV電視劇」
央視頻、微博、抖音、今日頭條
解鎖更多幕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