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寧波市第十六屆少兒服飾文化節DIY服飾大賽在寧波市青少年宮落下帷幕,我中心的《七彩民族》》在進入決賽的十一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金獎,站到了高高的領獎臺上。
9月底接到參賽的通知,我中心主任朱淵文非常重視,馬上找到書畫部副部長李彩恩老師,提出了參賽要求。李彩恩老師富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其手工創意製作功底了得。接到任務,李老師就開始思考、選擇並著手設計,最終定下創作藏族、苗族、瑤族三個極具代表性的民族服飾。民族服飾的製作本身就很複雜,工程量浩大,各民族都有各民族的特點,李老師在網上查找、修改設計稿的細節,設計稿畫了一張又一張,跑市場、跑單位,自己一點一點去找廢舊材料,哪裡有需要的材料往哪兒跑。自己放棄十一的長假,泡在工作室製作不算,還拉著葛傑波和柯凱浩、何苗燕、薛巧燕等老師,碰到瓶頸,幾個老師商量著解決。中心朱主任時時關注,不斷出主意,如看到服飾的頭飾不夠亮,她馬上提醒可以用化妝的亮片來解決。
足足製作了近一個月,這些以創意設計、舞臺展示為主要形式的服飾,這個耗時又費力的活終於被啃下來了。
兵分二路,李老師負責設計製作服飾,周曉瓊老師進行量「材」選小演員。演員定好後,緊扣大氣、誇張、變幻的造型編排動作,組織學生一遍一遍進行排練,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表現作品的內涵,10月15日晚,這個節目還參加了我縣「向陽花開」文藝晚會的演出。
就在比賽當天,組委會提供的候場室、過道,都成了孩子們練兵的場所,當聽到進入決賽時,孩子們更是練得起勁,除了上洗手間、吃飯,周老師更是緊緊盯著孩子們練習,看到不對的地方及時糾正。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些具有民族文化內涵的DIY服飾作品,那誇張、奇異、變幻的造型,被孩子們富有張力地表現得淋漓盡致,最終奪得團體DIY展演的金獎。
金獎的背後,凝聚著智慧,閃爍著心血與汗水,那是最打動人心的力量,那也是促使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