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常去的兩個日本城市無疑是東京和大阪。因為每次去總想著又購物又休閒,所以關西的大阪+京都每次都勝出。東京築地市場以後一定會作為再去東京首選的景點,在此之前,先把日本另外兩大菜市場:大阪黑門市場和京都錦市場寫一下。
黑門市場坐地鐵的話到日本橋,也可以在逛難波心齋橋的時候走過去。從難波到黑門距離不遠,期間要路過千日前的鍋具一條街,如果想買日本刀具、雪平鍋之類的,這個地方應該至少是關西最大的了,還可以刻字。
就像大阪比東京和京都都要髒亂一樣,黑門市場也比錦市場要髒一些,但比國內的市場還是不知道要乾淨多少倍的。
每次去我都有疑問,雖然號稱大阪廚房,但大阪人真的來這裡買菜嗎?反正我幾次去,看到的都是遊客居多,這個攤位吃點兒再去嘗另一個。
當然,蔬菜、瓜果、海鮮、神戶牛肉、豆腐這裡該有的都有,跟錦市場比,黑門市場的醃製食物(醬菜)要少很多,一個菜市場該有的種類,相對更均衡一些。當然,奇怪的店也有,比如一個很大的專營咖啡豆的店。
從小吃來說,印象比較深的有烤海鮮的,比如烤扇貝和烤鰻魚;另外就是關東煮,這裡的關東煮跟中國的711和吉野家的味道不太一樣,好像更淡一些;黑門市場裡也有藥妝店,據說價格比心齋橋便宜很多。
日本的菜市場也好,超市也好,有個顯著的特點是蔬果、肉類、海鮮全都標明產地,產地不同,同樣的品種價格可能相差懸殊。這可能是一種進步的表現吧,我覺得國內遲早也要走到這一步上。
喜愛海鮮的我們,本來很想嘗嘗黑門市場裡邊來自北海道的大個生蠔。可惜算了一下緯度,覺得北海道緯度太高,不太可能比大連附近的海鮮好吃,遂,作罷。
從視覺來說,黑門市場、錦市場比巴塞隆納 Boqueria市場差很多,沒那麼漂亮,因而就顯得沒那麼富足
注意下上邊的漢字
攤位提供餐食
黑門市場,國內去大阪的朋友很多都去過,最有名的店算是黑門三平了,但名氣這東西也是把雙刃劍,每次去看到人多,我也都不願意邁進去了;有一次去,就找了一家只有八個人的小店,要一份壽司套餐;還有的時候,逛一圈都想不起吃啥,還是走回到難波parks,去那個我們最愛的據點——築地食堂,吃980日元的海鮮定食了(這個目前是我在大阪最推薦的店)。
黑門市場有小店,也有比較大的營業到晚上11點的飯店,比如濱藤。這是蔡瀾幾次推薦的河豚店,據他說價格比東京便宜三分之一。
我們吃過,沒覺得特別好,但還是值得推薦的。幾個理由,第一,畢竟是河豚,感覺在日本吃安全一些的樣子;第二,價格不貴,大概人均三四百塊錢人民幣就夠。第三,那裡的三得利SUNTORY扎啤很好喝,日本四大啤酒品牌,在飯店裡常見的是朝日Asahi和札幌Sapporo,麒麟Kirin也有,三得利確實不容易遇到,但一喝之下,卻異常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