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大家最喜歡的「裝神弄鬼」的萬聖節了,孩子們可以到處討糖吃,大人們也可以盡情狂歡。其實萬聖節原先是個異教徒們紀念死者的嚴肅節日,現在漸漸變成全球人們狂歡的娛樂派對,但是關於萬聖節,你又知道多少呢?
🎃
萬聖節是個什麼鬼?
萬聖節(Halloween)起源於凱爾特人的傳統節日,薩溫節(Samhain)。他們認為10月31日意味著夏日的結束,一年中最黑暗的冬日即將開始。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
後來天主教為了壓制這種異端傳統,就把這一天之後的11月1日定為萬聖節,紀念天主教的聖人們,希望以此打壓這些鬼怪觀念。最後,兩個節日互相吸收、改造,保留了所謂「鬼節「的傳統。
傳說在這天晚上,亡魂們會到處遊蕩,尋找生魂藉以託生,人們為了不讓這些鬼魂找到自己,就把燈全部熄滅,並扮成鬼的樣子嚇走他們。而小孩們會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
其實除了討糖和扮鬼外,
萬聖節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冷知識,
不知道這些冷知識的話
還怎麼好意思出去「搗蛋」呢?
1、
萬聖節的主題色為什麼是黑色和橘色?
黑色和橘紅色向來是萬聖節的標配~在西方,黑色意味著死亡、憂鬱,也預示著夜色到來。而橘紅色則代表著不屈不撓、重生、力量,同時也標誌著秋收累累。由於萬聖節過後,死亡(冬季)便會取代碩果纍纍的秋季。因此,關於萬聖節的顏色才被定為了黑色和橘紅色。
2、
「不給糖果就搗蛋」在過去被稱作「索靈」
所謂的「索靈」就是孩子們挨家挨戶敲門索要禮物,如果不給禮物,就要拿命償還。為了達到這種傳統儀式的效果,所以才把孩子們打扮得想要吃人一樣。
3、
服裝形式原本是用來嚇退鬼怪
對於那些古老的凱爾特節日的慶祝,人們穿著浮誇是為了掩飾自己的身份,還有就是保護自己不受鬼怪的侵犯。
4、
萬聖節是第二個最賣座的商業假期
萬聖節是第二個最賣座的商業假期,僅次於聖誕節。根據History.com的報導,美國人每年在萬聖節的花費高達60億,包括糖果、服裝、裝飾品等。
5、
傑克的傳奇故事造就了南瓜燈
南瓜燈來源於一個古老的愛爾蘭民間故事——吝嗇鬼傑克。傑克曾經巧妙地欺騙了魔鬼。所以當他死後,上帝不待見他,魔鬼也不能攝取他的靈魂,他只好端著燈籠,遊走人間。
6、
世界上第一個南瓜燈並不是南瓜做的
用南瓜製作燈是源於凱爾特人的傳統,實際起初是愛爾蘭人喜歡用蘿蔔、大頭菜作燈,英格蘭人喜歡用甜菜,後來有人移民到美國後,發現了更為炫酷的南瓜作燈。
7、
玉米糖果是最早的萬聖節糖果
1970年之前,糖果並沒有作為萬聖節的必需品之一,但是再提前100年,人們確實將玉米糖果作為回饋物。玉米糖果首次亮相在1880年的萬聖節期間,風靡一時,然而很快一家叫做Wunderle的 糖果公司大量生產它作為雞的飼料。
8、
萬聖節曾是一個尋找靈魂伴侶的好日子
在愛爾蘭的部分地區,人們會在當天玩算命的遊戲,測算自己的真命天子/天女。而如今在美國,一些青年男女還會沿襲傳統,在這一天玩咬蘋果的遊戲。
9、
黑貓在萬聖節受到了保護
萬聖節充滿了各種神秘主義和超自然傳說,其中最傳奇的就是女巫和黑貓。曾經很多人都把女定性為老朽、醜陋、巨大鷹鉤鼻上長著痦子的黑袍女人、帶著瘮人的黑貓、騎著掃把飛。
由於擔心黑貓在萬聖節會被當做祭品,國外的很多動物收容所在萬聖節前都會拒絕人們來領養黑貓。不過現在,這種擔憂已經逐漸減少了,一些收容所放寬了要求,甚至會在萬聖節前後專門為黑貓找個溫暖的家。
同樣是西方的鬼節,可是墨西哥的「亡靈節」就要治癒多了,與萬聖節的氣氛相反,亡靈節是當地人們慶祝死亡的一個歡快愉悅的節日。
墨西哥的亡靈節分為兩天,每年的11月1日是「幼靈節」,祭奠死去的孩子,11月2日是「成靈節」,祭奠死去的成人。每到此時,墨西哥人會在家裡擺好祭壇,祭壇上放滿鮮花、糖果、裝飾物等,歡迎去世的親人回家,或在墓地擺好宴席,放音樂,徹夜守候慶祝。在他們看來,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點。亡魂會去往另一個幸福的世界,享受新生命的開始。
亡靈節的傳統裝扮就是卡特裡娜骷髏頭的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