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7年12月3日是第26個國際殘疾人日,全球共有6.5億殘疾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發展中國家。在此節日到來之際,大眾網泰安頻道跟訪盲人、聾啞人等殘疾人群體,聆聽他們的故事,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通過系列報導來引起社會對於殘疾人群體的關愛與關注。
關注!這對聽障夫妻在茶園打工8年,他們比普通人工作更賣力……
「國際助殘日」系列報導(2)
記者|田陽
實習記者|高原
實習生|韓思凡
冬日清晨,有輕霜。楊和峰與趙玉鳳夫婦像往常一樣,騎著電動三輪車,趕往打工的茶園。楊和峰幫趙玉鳳在電動車鬥內擺好凳子,兩人一路沒有交談,臉上卻有著幸福的微笑。
茶園裡有很多像他們一樣的工友,他們都是聽障人士。上世紀90年代,楊和峰在鎮上的造紙廠工作,那時候,他也有一群「聽障」工友。後來造紙廠破產,楊和峰只能外出打工,做了14年建築工人。
1990年,經人介紹,楊和峰與趙玉鳳相識。兩年後,他們喜結連理。說起相識相戀,兩人想了很久,都說記不清了。那時候的愛情,兩人似乎沒有想太多,有個伴兒,就很好。
作為聽障人士,楊和峰與趙玉鳳的打工生涯其實並不容易。直到8年前,他們來到泰山碧霞春經貿有限公司茶實驗基地,成為茶園工人。除草、採茶,幹農活,每天從早7點到下午5點,夫妻兩個人都在一起工作。
面對大眾網記者的鏡頭,楊和峰與趙玉鳳有些不好意思,不停地摩搓著手心,但很快又忘記鏡頭,投入到工作中。茶園新開發了一塊土地,工人們正在清理雜草。同為聽障人士,夫妻倆以及工友們很少停下交流,只是默默地幹著手上的活兒。
茶園中,不乏健全的工人。與這些聽障人士一起工作,工人們表示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跟正常人一樣,沒什麼不同,甚至,他們幹活更賣力呢!」茶園的工作人員吳迎鐸懂手語,所以交流的事情,都交給了他。吳迎鐸用嫻熟的手語姿勢跟楊和峰打招呼,詢問今天的工作情況,平凡又普通,人生並無不同。
在泰山碧霞春茶基地,一共有12名聽障工人。10多年前,在茶基地工作的聽障人士趙玉發開始為茶園招聘聽障人士。他打著手語告訴大眾網記者,以前在造紙廠工作的時候有不少跟他一樣的工友,破產後他們自己出去找工作,碰壁的不少。茶園的工作很簡單,大家聚在一起很開心,所以願意積極奔走,希望他們都能有好的工作和生活,茶園會一直招聘聽障人士工作。
通過溝通,楊和峰表示,這些年,沒有受過別人的白眼,社會對聽障人士的關心和關愛,讓他非常感激。「這些年,我們遇到的都是好人,他們把我們當普通人對待,沒有歧視,真的很幸運。」楊和峰用手語比劃著,吳迎鐸這樣翻譯給大眾網記者。
茶園裡,工人們都低頭忙著手中的活兒,除了雜草折斷的清脆「咔嚓」聲,聽障人士的無聲世界裡,還有一段溫暖的感恩。
記者|田陽
攝影|高原
實習生|韓思凡
編輯|劉天任
大眾網泰安頻道出品
版權所有 禁止轉載
如果喜歡
就分享朋友圈吧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 fu-aaa
聯繫電話:1315697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