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神木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科學編制鄉村振興規劃,下大力氣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以鄉村振興為撬動,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納林採當村是中雞鎮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行政村,這幾年,該村在各項幫扶政策的促動下,舊貌換新顏,順利脫貧。同時,富民產業的落地開花,讓鄉村振興邁出了可喜的步伐,一幅蓬勃發展的美麗畫卷正展現在人們面前。
2016年,納林採當村憑藉優越的立地條件,主動出擊,聯姻發展,成功引進恆源集團農豐農業公司,在村裡發展種、養、加為一體的有機農業。項目落地四年來,發展規模越來越大,真正實現了產銷兩旺。
項目的落地,起到了很好的「頭雁效應」,村裡的各種產業有效串聯,形成了「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經營模式,更可喜的是,農民就地轉化身份,變成了產業工人,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產業扶貧方面,為本村村民創造24個就業崗位,每人月工資3900元,還有勞保福利、獎金;發放種羊1260隻,雞240羽;高價回收玉米、青儲草、羊肉等農產品。
除了發展產業,讓農民有可靠、穩定的收入以外,納林採當村還充分考慮了安居養老等問題,把鄉村振興的內容填充的豐富多彩。2016年,村裡籌資70多萬元,將原學校改造為老年公寓,並配套了種養基地,讓村裡的老人集中居住,安享晚年。
養老院共住著35位老人,生活方面,每天三頓飯儘量不重複,營養搭配儘量合理;醫療方面,每3個月定期檢查一次;娛樂方面,有娛樂室,老人們可以下棋,拉二胡,唱歌。
如今的納林採當村,已經探索出「招商引資+轉型升級+集體經濟+富美鄉村+雙扶雙脫+幸福康養」的「六維一體」發展模式。2018年,納林採當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4800元,遠遠超出貧困線標準,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這兩項工作開展的紮實有效。
近年來,中雞鎮黨委政府特別重視納林採當村的發展,基礎設施方面,主要建設了水電路訊網設施;產業轉型方面,對原有的畜牧業品種、農業品種進行了升級改良;招商引資方面,引進來恆源農豐農業公司、長青健康集團公司等,它們都參與了村子發展,給農戶創造了就業的機會,讓農民有了增收的渠道。
鄉村振興,美了村莊富了民。和納林採當村一樣,現在的神木市西溝街道四卜樹和諧新村也是宜居宜業,2016年,全村人喜遷新居後,生活的質量有了大提升。
原來我們住的都是土窯洞,沒有水泥路,一下雨路都沒有。現在各方面設施都有,尤其我們老年人非常幸福,不愁穿不愁吃。
四卜樹移民新村建築總面積62206平方米,配套設施包括村集體活動室、老年活動中心、衛生室、幼兒園等,功能完善,設施齊全。2018年,神木市累計投資2651.27萬元用於四卜樹村鄉村振興項目,圍繞「一湖、兩軸、四園、八圃」新布局,全力打造一個宜居宜業的美麗新農村。
下一步,我們還要和環保產業集團建立專業合作社,進行土地入股分紅;建立物流園區,發展物流企業,為村民增加收入。
在發展過程中,神木市將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大力推進重點村組建設,成功打造了納林採當村、四卜樹村等一批鄉村振興標杆示範村。截至目前,神木市共有鄉村振興示範村44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村96個,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記者/郄一帆 編輯/高豔芳
責編/黃娟